首页 理论教育塑件加强肋和凸台的设计优化

塑件加强肋和凸台的设计优化

【摘要】:加强肋是指塑件上长的凸起物,用来改善制件的强度和刚度。有的加强肋还能改善成型时熔体的流动状况,增加流程的截面积,缩短流程。塑料制件的加强肋和凸台如图313所示。图312 塑件圆角半径的确定图313 塑料制件的加强肋和凸台图314 塑料制件加强肋形状和尺寸加强肋在布置时有以下要求。在长形或深形箱体的转角处设置加强肋,能有效地克服翘曲变形现象。加强肋的端面应低于塑料制件支承面0.05~1mm。

加强肋是指塑件上长的凸起物,用来改善制件的强度和刚度。有的加强肋还能改善成型时熔体的流动状况,增加流程的截面积,缩短流程。凸台是塑件上用来增强孔或供装配附件用的凸起部分。塑料制件的加强肋和凸台如图3⁃13所示。

1.加强肋

设置加强肋,其形状一定要正确。如图3⁃14所示,一般加强肋的高度不超过5a,根部厚度不超过0.75a,如果根部过厚会在塑料制件外表面产生凹陷,在材料中央产生真空泡。图3⁃14中,α=0.5°~1.5°,L=(2.5~5)at=(0.4~0.75)aR≥(0.25~0.4)a,两加强肋中心间距为(3~4)a

978-7-111-48534-6-Chapter03-24.jpg

图3⁃12 塑件圆角半径的确定

978-7-111-48534-6-Chapter03-25.jpg

图3⁃13 塑料制件的加强肋和凸台

978-7-111-48534-6-Chapter03-26.jpg

图3⁃14 塑料制件加强肋形状和尺寸

加强肋在布置时有以下要求。

1)为减少塑料在局部汇集过多而形成凹陷和真空泡的可能性,加强肋的分布应该相互错开,尽量避免两条加强肋十字相汇,如图3⁃15所示。在长形或深形箱体的转角处设置加强肋,能有效地克服翘曲变形现象。

2)加强肋应设计得矮一些、多一些为好,因为深而狭窄的沟槽会给模具加工带来困难,高而厚则会使加强肋所在处的壁厚不均,易形成缩孔和表面凹陷。

3)加强肋的方向应与模压方向或模具的开模方向一致,以便于脱模。同时应注意制件的收缩方向。加强肋的端面应低于塑料制件支承面0.05~1mm。

4)图3⁃16a所示的壁厚大而不均匀,而图3⁃16b所示的塑件采用了加强肋,壁厚均匀,既省料又提高了强度和刚度,避免了气泡、缩孔、凹痕和翘曲等缺陷。

978-7-111-48534-6-Chapter03-27.jpg

图3⁃15 合理布置加强肋

a)不合理 b)合理

978-7-111-48534-6-Chapter03-28.jpg

图3⁃16 加强肋的设计

a)不合理 b)合理

5)加强肋的高度也不宜过高,以免肋部受力破损。总之,加强肋的尺寸不宜过大,以矮一些、多一些为好,加强肋之间的中心距应大于2倍壁厚,这样既可以避免缩孔产生,又可以提高塑件的强度和刚度。

6)加强肋的设置方向应尽可能与熔体流动方向一致,以利于熔体充满型腔,避免熔体流动受到搅乱,使塑件的韧性降低。

2.凸台

凸台一般位于有加强肋的部位或制件的边缘,凸台的设计有以下要求。

1)当塑料制件与其他零件装配连接时,为能承受较大的紧固力,常要在塑料制件壁上设计柱状凸台,如图3⁃17和图3⁃18所示。这样不仅加强了凸台,而且改善了对凸台的流动充型。图3⁃18a所示为不通孔凸台,要求内孔与外圆斜度相反。图3⁃18b所示为通孔凸台,要求内孔与外圆斜度相同。

978-7-111-48534-6-Chapter03-29.jpg

图3⁃17 圆角上凸台结构

978-7-111-48534-6-Chapter03-30.jpg

图3⁃18 不通孔与通孔凸台形式

a)不通孔凸台 b)通孔凸台

2)太接近制件的角落或侧壁的凸台会增加模具制造的困难,图3⁃19所示。其中图3⁃19a所示的设计不合理,图3⁃19b所示的设计合理。

3)凸台应尽量设计成圆形断面,因为非圆形断面会增加模具制造的困难,如图3⁃20所示。其中,图3⁃20a所示的设计不合理,图3⁃20b所示为合理的设计。

978-7-111-48534-6-Chapter03-31.jpg

图3⁃19 凸台的位置设计

a)不合理 b)合理

978-7-111-48534-6-Chapter03-32.jpg

图3⁃20 凸台的形状

a)不合理 b)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