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塑料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塑料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塑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历史虽短但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塑料已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成为四大工业基础材料。中国塑料工业产量在近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深圳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90亿,占全国的9.8%,塑料行业从业人员50万,占全国的12%。预计未来10年,深圳塑料行业的工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塑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历史虽短但发展速度惊人。自从1909年酚醛塑料面世以来,塑料制件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塑料用量近几十年几乎每5年翻一番,见表1⁃1和表1⁃2。目前,塑料已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成为四大工业基础材料。

1⁃1 世界塑料产量递增情况

978-7-111-48534-6-Chapter01-1.jpg

1⁃2 不同国家历年塑料产量统计(1993~1997) (摘自《中国化学工业年鉴1999~2000》) (单位:万吨)

978-7-111-48534-6-Chapter01-2.jpg

(续)

978-7-111-48534-6-Chapter01-3.jpg

伴随着塑料产量的飞速上升,塑料的品种也不断丰富。20世纪20年代以前,主要是热固性塑料,这时主要是纯化学合成,产量不是很高。20世纪20年代以后,热塑性塑料开始发展起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利用,塑料的品种和产量开始飞速发展,聚乙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甲醛、聚碳酸酯等塑料相继问世。目前,已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有上千种,有工业价值的有100多种,已工业化的塑料超过了400种,不同牌号和不同型号的则有几千种。随着塑料的进一步应用,其品种和类型也将不断地发展。

我国的塑料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是空白,只能生产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少数几个品种,而且其原料还要依靠进口。近几十年我国的塑料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塑料工业(包括塑料合成剂及添加剂、塑料加工机械与模具、塑料加工与应用等三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总的增长速度,超过了10%。2001年,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已达2000万吨,在世界各国排名居第二位。全国6230个企业的总加工能力已经远远超过2000万吨。出口在逐年增加,且出口远大于进口。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塑料原料树脂将有较快增长,将扩建几个世界级的大型乙烯工程项目,乙烯总量将达到850万吨左右,合成树脂将随之大幅度增加,为塑料制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

从合成树脂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人均消费量约12kg,而发达国家是30~100kg,世界平均消费量为18kg,因此,我国塑料工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世界塑料制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预计未来10年,世界塑料制件将以每年3%的速度发展。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将主要在农用塑料制件、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包装塑料制件、建筑塑料制件、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等方面。

中国塑料工业产量在近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2004年塑料制件业总产值3800亿元,较2003年增长1/4,在轻工19个重点行业中名列第三位,仅次于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电池、家用电力器具、照明器具制造业。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产量接近1850万吨,而总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全国塑料制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和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有9473家,同比增长11%;工业总产值达3803.15亿元,同比增长25%;塑料制件出口量达1078.43万吨,同比提升22.77%。中国塑料制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近万家,有24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浙江、江苏3省占领了塑料制件产量的半壁江山

深圳是全国塑料行业最发达的地区,2009年深圳有塑料经营项目的企业14200家,占全国的11%。深圳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90亿,占全国的9.8%,塑料行业从业人员50万,占全国的12%。预计未来10年,深圳塑料行业的工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但是深圳的塑料行业95%以上为中小企业,本身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弱,塑料行业产品大多为模仿和代工,不具有市场持续竞争力,急需与大型塑料行业企业携手共同研发,实现产学研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