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

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

【摘要】:综合现已收集到的资料,自世界各国大量兴建调水工程以来,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39]。原苏联从北方和西伯利亚河流向南方和中亚的调水工程因其对自然生环境影响的不确定而停止兴建。调水灌溉产生富营养化不良影响。

综合现已收集到的资料,自世界各国大量兴建调水工程以来,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39]

(1)输水沿线及受水区土地大面积沼泽化、盐碱化。早期的调水工程大多是以灌溉为目的。如果忽视了排水系统的配套,加之供、输、配水系统的水量损失和蒸发,一旦土壤地下水位超过地下水临界深度,将导致盐类在土层中重新分配和积累,作物根系层盐分浓度聚积,土壤结构破坏,营养元素损失,水土及水盐平衡失调,灌区生态平衡打破,灌溉不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土壤水盐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密切影响到土壤的盐渍化程度,是形成水浸、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灌溉过量,造成土壤状况恶化,使已改良的盐碱地重新返盐——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

世界灌溉农业的经验证明,灌溉系统几乎都没有各方面都非常令人满意的状态。在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和苏丹等国家,渠道沿途(干渠-配水渠-田野)的水量损失达到50%~60%。在中亚,灌溉系统的有效系数平均为0.55,用水量比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量要大得多。

大量渗漏水补给地下水,渠道两侧可能发生盐渍化。在灌区灌排工程实施和管理不善时可能导致大面积沼泽化和盐渍化。

巴基斯坦[40,41]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每年使53000hm2土地盐渍化而退耕。根据官方资料,1981年520万hm2灌溉土地(占适用土地的35%)被严重盐渍化,且不能用于耕种。沼泽化土地总面积[35]估计为690万hm2。根据巴基斯坦专家的计算,每年因盐渍化和沼泽化而造成的农产品损失达到总收获量的20%。在20世纪70~80年代,根据美国和世界银行专家的建议,巴基斯坦为解决西水东调工程给印度河平原灌区沼泽化、盐渍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了“斯卡普”计划:一方面采取水利措施(开挖排水渠道和打井等)降低地下水位,另一方面结合农业生物、土壤改良等措施防治土地渍涝和盐碱化,恢复土壤的肥力。总体上加大了农业的基建投资。例如,在1974~1985年,恢复了570万hm2土地的产量,用去了54亿卢比。经过20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印度[5]多年来大面积灌溉土地的后果表明,在旁遮普邦、哈利亚纳邦、北方邦、戈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的三角洲附近和其他一系列地区地下水水位逐渐升高,旁遮普邦约有150万hm2土地被沼泽化。在戈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的河口,土地的沼泽化造成了疟疾病的增加。恒河流域萨尔达萨哈亚克调水灌溉系统的运行导致灌溉土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严重恶化,虽然这个灌溉系统还没有满负荷投入运行。在1973~1976年所进行的观测表明,50%的灌溉面积已经沼泽化或者正处于沼泽化的边缘。为了终止沼泽化的作用,在旁遮普邦需要开挖4500km的水平排水明沟和钻50万眼排水井。在采取这些措施后,恢复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了粮食产量。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河谷的南部和西南部以及亚利桑那州,防止灌溉土地的盐渍化和进行排水也曾是非常尖锐的问题。

埃及属干旱地区,调水灌溉采取低效率的漫灌,每年因土壤盐渍化损毁耕地3万hm2,成为埃及生态农业的最大威胁。伊拉克萨萨尔调水工程灌溉初期底格里斯河水含盐度250mg/L,幼发拉底河水含盐度高达678mg/L,引水后灌区产生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

(2)调水会涉及较大范围的淹没和复杂的移民迁建问题。在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时,免不了要兴建输水渠道和大型调节水库,这将造成较大淹没,使大面积农田受损,野生生物生长环境被破坏,淹没区人民的房屋、土地、财产遭受损失,被迫搬迁,变更职业。移民迁入地区将增加土地负担,处理不当时将造成毁林、水土流失、恶化地区生态环境并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淹没使土壤排水不畅,嫌气状态下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与环境不利。加拿大丘吉尔-纳尔逊调水工程因过量调水造成淹没,有毒物质使鸟类和麝香鼠栖息地受害;丘吉尔-马尼托巴调水工程,先期规划不周,使2000hm2土地被淹,人们对移民产生了心理压力,影响了移民安置。印度鸟凯-卡克拉帕尔工程因规划不合理淹没森林面积达22260hm2,土地面积600km2。印度还有许多调水工程因移民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萨达尔萨罗瓦调水工程因工程巨大,需要大量移民和对自然生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曾一度停工,后来经印度最高法院裁决才恢复建设。原苏联从北方和西伯利亚河流向南方和中亚的调水工程因其对自然生环境影响的不确定而停止兴建。

(3)水污染问题。在跨流域调水工程范围内有许多污染源,如不对其采取净化措施,就会调来污染的水。为满足跨流域调水计划用途的要求,提供不同等级水质的水,需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污染。如:改善污废水收集系统,控制污染物排放,建蓄水池使污染物沉淀和有机污染物降解。除技术措施外,为有效控制水质,政府需建立相应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并有一个强有力的水权威机构保证立法的实施。调水灌溉产生富营养化不良影响。水浸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点源和非点源污(废)物排入,在浅水面2m处产生富营养化。原苏联在研究从伯朝拉河—维契格达河调水进入伏尔加河支流卡马河时发现,在库区周围形成大面积淹没区,工厂污水排放造成的“水华”和富营养化物质,使伏尔加河下游的鱼类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4)河口咸水入侵问题。在水量调出区的下游及河口地区,因下泄流量减少,如调度不当将引起河口咸水倒灌,水质恶化,破坏下游及河口区的生态环境,使入海河流的河口地区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海水倒灌,径流不足还影响到用水和经济发展。原苏联在研究北水南调工程时,发现从涅瓦河调水,使得斯维尔河径流量减少,导致拉多加湖无机盐总量和生物性堆积物增加,水质恶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大量引用萨克拉门托河与圣华金河淡水,流入旧金山湾的淡水减少了33%,海水入侵,使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5)传播疾病问题。不同地区调水可能会产生特定的不同影响,如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像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类健康,为此,应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免不利影响。调水灌溉过量,容易产生和传播寄生虫和水生物病害,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美国调水灌溉工程.因缺乏综合治理而传播一种蚊蝇,使脑炎病猖獗一时;从密西西比河至得克萨斯州大规模调水,灌溉水含盐量高,影响到淡水鱼类,水禽、野生生物生存和栖息地水环境。南非奥兰治河调水灌溉失当引发血吸虫病发病率增高;加里森调水灌溉工程使鱼类寄生虫增加,鱼类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