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印度多项调水工程规划及设计

印度多项调水工程规划及设计

【摘要】: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大规模调水对于开发水利资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这两个规划都是要截取印度北部高山地区的径流并把它调到中南部缺水地区,以增加旱季的供水量。布拉马普特拉河有规律的重复性洪水给印度和孟加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古吉拉特邦的纳尔默达运河是印度所规划的另一项大型调水工程。将印度半岛西南沿岸的河流径流向东调往东高止山的荒漠地区,是印度的另一项大型水资源区域再分配工程。

尽管近几十年对灌溉水源做了大规模的开发,但印度政府和各邦政府对长距离大流量调水问题仍在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调查研究。这些调水规划有[6,12,13]: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本内尔河调水计划;纳尔默达高水头运河;西流河水东调计划;恒河高坝蓄水计划;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调水计划以及开发拉贾斯坦沙漠计划等。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大规模调水对于开发水利资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给全国一些地区创造一年一季收获量和保证居民饮用水的惟一途径。可以期望再过一二十年这些规划中大部分将变成现实,到那时印度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也将会面貌一新。

印度未来的综合水利设计确定形成统一的国家水系统,并可能联合成两类:

(1)国家水网规划;

(2)大水循环规划。

这两个规划都是要截取印度北部高山地区的径流并把它调到中南部缺水地区,以增加旱季的供水量。这个联合水系统应当完全保证国家的用水需求。

根据第一项规划,恒河的部分径流(220亿m3/a)从皮亚特诺市调往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干旱地区,并且用渠道将默哈纳迪河、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本内尔河、高韦里河、纳尔默达河和达布迪河连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要兴建:

(1)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本内尔河跨流域连接系统。根据初步研究,戈达瓦里河是印度最大河流之一,水资源丰富,而与它相比,克里希纳河和本内尔河拥有更大量的土地资源潜力,特别是本内尔河流域严重缺水。因此,近70年来,印度一直在研究从戈达瓦里河向克里希纳河和本内尔河调水问题,而且研究了各种调水方案。1947年,提出了从戈达瓦里河向克里希纳河流域调水、进而再调水到本内尔河流域的马德拉斯市方案。由于各种原因,当时这个方案没有实现。但是,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调水约123亿m3的选择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但由于各邦对调水的分配问题产生分歧,致使这个方案的实施被耽搁下来。80年代初,又提出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方案,计划用戈达瓦里河的水来灌溉维萨克哈帕特纳姆的农作物、给居民生活供水和满足钢铁联合公司的用水需要。戈达瓦里河的部分径流将被调到克里希纳河流域的南部,从那儿再调到本内尔河流域。

(2)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渠道。布拉马普特拉河有规律的重复性洪水给印度和孟加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调节该河水情并用于农业灌溉的可行性研究。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洪水期比恒河流域早两个月,从布拉马普特拉河调水160亿m3/a到恒河(主要是在进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洪水期调水),使得在旱季末期用它灌溉恒河下游的土地以及防止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造成破坏性洪水。因此,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渠道与水库一起可以实现防洪、发电和最佳利用水资源的多目标方案。这对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有利,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和孟加拉国就开始研究实施这个方案的可能性。

(3)纳尔默达高水头运河。古吉拉特邦的纳尔默达运河是印度所规划的另一项大型调水工程。用长965km的纳尔默达高水头渠道从纳尔默达河向古吉拉特邦(印度半岛的西北部)供水,设计供水流量为424.8m3/s,供水量为130亿m3/a,可灌溉230万hm2的土地。规划在纳瓦根建一座高坝,该坝保证运河的取水,运河设计落差很大。运河线路穿过古吉拉特邦北部地区的多条河道及其支流和库特恰荒漠地区,运河将提高拉贾斯坦邦一些地区的用水保证率。工程的实施将完全改变古吉拉特北方缺水地区和库特恰的大片盐碱地的面貌。根据初步估算,该工程的造价将超过60亿卢比

(4)西流河水东调工程。将印度半岛西南沿岸的河流径流向东调往东高止山的荒漠地区,是印度的另一项大型水资源区域再分配工程。在西部沿岸具有多余的暴雨和河川径流,而土地面积比较有限,即使在满足最大灌溉需求下也还有一些剩余水量。而西南部这些多余的水量可以引到东部,灌溉安德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干旱地区。为了保证这些地区的灌溉和饮用水,必须准确评估水资源和用水量,进行原体综合研究和最终设计以调出剩余水量到西高止山脉东坡。初步计算表明,现在每年有2460多亿m3的水白白地流到阿拉伯海。如果成功地利用哪怕是一小部分,也会显著改善泰米尔纳德邦和其他邦干旱地区的状况。

这些规划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国家水网规划计划的调水总量为500亿~600亿m3/a。

另一项规划是印度著名的工程师达斯图尔研制的大水循环规划,打算用两条巨大的渠道截取和重新分配印度境内所有的主要地表径流。这两条渠道是:

(1)喜马拉雅渠道,长3800km,宽30m,深10~15m,用水库拦蓄位于海拔1000m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坡的径流。喜马拉雅渠道将从拉维河开始(印度河河西),经过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所有河流,包括布拉马普特拉河,直到汇入孟加拉湾的卡纳普胡里河。渠道水库拦蓄的总径流量约为3000亿m3,用配水渠道系统向南方的年调水量为1800亿m3

(2)中南渠道,总长9000km,拦蓄位于海拔500m以上的印度半岛中部区域的地表径流。中南渠道环绕着印度半岛的中部地区,形成了封闭的拦蓄和重新分配地表径流的系统。渠道水库的设计容量为9250亿m3,向灌溉网的供水量为8500亿m3/a。设计规定在两处将喜马拉雅渠道和中南渠道连接起来。

预计这些水利系统的建成不仅将解决印度而且解决孟加拉国的主要水问题,可以浇灌山前的灌溉土地,还将促进电力和工业的发展,保证居民的就业

但是,现在要实现这样巨大的规划,在必要的巨额投资和所需求的劳动力上还有困难。例如,根据现有的计算,它们的施工造价约为1500亿~1700亿卢比,在劳动力人数为2000万人的情况下,施工历时为50~60年。现在,部分工程已开始实施,例如正在进行纳尔默达渠道的建设,它将喀拉拉邦河流的部分径流经西高止山调往泰米尔纳德邦。

建大坝有其固有的淹没问题,必然导致移民重建和安置。有些大坝从环境方面考虑,存在相当大的阻力。由于存在这些问题以及各邦政府的忧虑,使许多新的大型蓄水工程不能上马,甚至连那些在建工程也面临延期,萨达尔萨罗瓦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未来的水资源开发,必须研究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