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欧洲调水工程:建成与在建

欧洲调水工程:建成与在建

【摘要】:表2-5欧洲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7,9,10,18,19]续表3.2.1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18]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年均降雨量偏低,且径流量在不断减小。

总体来说,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8],几乎全部都是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降雨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雨量达1000mm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降雨量在500~1000mm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50%。

欧洲河网比较稠密,水量丰沛,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一般不需要靠调水来发展经济。但欧洲某些地区也存在雨量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有些国家也建成了一些调水工程。根据现已收集到的资料,欧洲共有7个国家建成了13项调水工程(见表2-5),且多数调水工程都是以多瑙河为水源,以航运为主要目的,兼顾农业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在欧洲的调水工程中有一项调水工程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

表2-5 欧洲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7,9,10,18,19]

续表

3.2.1 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18]

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年均降雨量偏低,且径流量在不断减小。由于雷德尼茨河、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流域工业和人口密集,用水量不断增加。在雷格尼茨河—美因河地区,夏季漫长而干旱,水资源短缺。为了稳定或改善受到污水和化学物质污染的水质,减少阿尔特米尔河的水灾,增加火电站长期用水,发展旅游业和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巴伐利亚州议会于1970年制定了从阿尔特米尔河和多瑙河调水至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地区的计划。计划年平均调水约1.5亿m3,在干旱年份,调水量需增加到3.0亿m3。该工程于2000年结束水库试运行。政府投资约13亿德国马克,包括水库周围的开发和水管理费用8.9亿马克。

该调水工程包括两个输水系统:凯纳尔输水渠和布龙巴赫输水渠。这两个系统均独立运行,但也可协同运行,以保证增加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的径流量。

凯纳尔输水渠利用凯尔海姆与埃克斯穆伦船闸之间的美因河-多瑙河输送多余水量。这些船闸处的5个泵站解决南坡68m的水位差。这样就可通过21m3/s的流量。抽取的水临时蓄于罗特水库,需要时将水输送到美因河流域。只有当凯尔海姆潮位站流量大于140m3/s时,才能送水,以不影响多瑙河下游沿岸的环境。年平均向弗兰科尼亚供水1.25亿m3

当阿尔特米尔水库蓄水至高水位时,阿尔特米尔输水渠开始输水,输水能力为70m3/s,将水输送到布龙巴赫水库蓄存起来。从布龙巴赫、施瓦比斯凯雷察特和雷德尼茨河输送到雷格尼茨河的水流量为15m3/s,平均年输水量约0.25亿m3。该输水系统包括5座水库。利用不同的水位、泛滥河道和美因-多瑙河运河上的泵站,使南部和北部的水资源达到平衡。

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是以生态环保为主要目的,这在国外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中是不多见的。

3.2.2 西班牙塔霍-塞古拉工程[7]

特茹河-塔霍河流域水量丰沛,而该流域以南的地区则严重缺水,因此,兴建了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塔霍-塞古拉工程是已建的第一个跨流域调水工程,将中部塔古斯流域塔霍河的水调入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满足穆尔西亚、阿利坎特和阿尔梅里亚省的用水需要。初期计划年调水量6亿m3,后期达到10亿m3,可灌溉13万hm2农田,并为100多万人供水。早在50多年前即已提出修建此项工程,但由于涉及有关法律及经费问题,直到1968年才进行工程设计。1979年开始输水,1985年调水约3亿m3。塔霍-塞古拉工程将与今后待建的埃布罗-皮林科调水工程和埃布罗-胡卡尔-塞古拉调水工程共同构成向缺水的地中海沿岸地区调水的中期总体规划工程。

塔霍-塞古拉调水工程以塔霍河上一座已建博拉尔克水库为源头。该水库上游还有恩特莱佩尼亚斯水库(库容8.03亿m3)和布恩迪亚水库(库容16.39亿m3),每年可调节水量14亿m3。以塞古拉河支流蒙多河上的塔拉维水库为终端水库,调水线路总长292km。工程包括水库4座、可逆式水泵站2座、暗渠172km、隧洞58km和渡槽11km,设计调水流量33m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