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污染与用水量增长的危机

水污染与用水量增长的危机

【摘要】: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25年,全球2/3或有约55亿人将面临严重缺水或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另一方面,水污染使缺水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受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的不仅是人类,动植物也深受其害。综上所述,可以说,全球的水量不少,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不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世界各地旱涝灾害连绵不断;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用水需求量成倍增加;无节制、无保护地滥用水资源,导致水污染日益严重。

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2]。全世界2000年为3.93万亿m3。据分析,2030年以后,世界可开发水资源将供不应求,2050年将缺水2300亿m3,2070年将缺水4100亿m3

在20世纪期间,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使需水量激增,导致供需之间出现巨大不平衡。虽然地球上仍然有大量水资源可以利用,但限于技术经济条件,只能开发其中一小部分。即使今后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比例会逐渐增加,但仍将落后于人类正常需水量的增长速度。下列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1940~1990年50年间,世界人口从23亿人增加到54亿人,同时人均用水量也增加一倍,从400m3增加到800m3。这两方面的增加导致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用水量增加了4倍。用水以超过人口增长率2倍的速度增长,使得1970年以来,人均理论可获得水量已近乎减少了40%。据分析和预测,1995~2025年世界各地取用水量增长强度不同,发达国家及那些水资源有限的国家可望增长15%~35%;发展中国家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将增长100%~200%。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将来不但将产生更严重水荒,而且总有一天世界水资源供应会完全枯竭,对人类构成更严重的威胁。

水利用超过可再生淡水资源的10%时就会出现用水紧张,超过20%时则更为明显。许多国家的用水已超过了其水资源的20%。一旦取水超过这个数值,湖泊和河流水位将降低到使其他用水产业和生态系统受危害及水的恢复成本增加的水平,从而增加开发成本。

世界许多国家目前的淡水资源利用都不是可持续的[3]。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约1/3人口生活在面临中度和严重水紧张地区,即水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25年,全球2/3或有约55亿人将面临严重缺水或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另一方面,水污染使缺水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就世界范围来说,多数国家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很少净化,大多直接排入河系和湖泊,或者进入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污染间接进入这些水域。东欧河流的污染状况非常令人担忧[4],由于工业和农业应用的是过时的技术,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很严重,然而只是小部分污水得到了适当的处理。在农村,由于使用农药和化学物质使河流和湖泊受到了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氨、硝酸盐和重金属,使水生物区系遭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突发性事件[5]造成污染。像东欧河流的这种污染情况可以说在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都是枚不胜举,非常普遍。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2年8月13日报道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水消费模式继续下去,20年后,污染将使33亿人无法获得洁净水,25亿人缺乏净水设施。在发展中国家,估计有90%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每年大约发生2.5亿起与水相关的病例,造成500万~1000万人死亡。受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的不仅是人类,动植物也深受其害。淡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受害更大。世界一半的湿地在过去100年遭到破坏。淡水鱼种中有20%受到威胁、濒临灭绝,或在近几十年灭绝。在北美,淡水动物是濒临灭绝危险最大的野生动物种群,其灭绝速度是陆地动物种类的5倍。

综上所述,可以说,全球的水量不少,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不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世界各地旱涝灾害连绵不断;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用水需求量成倍增加;无节制、无保护地滥用水资源,导致水污染日益严重。这就是当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为了防止用水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必须要改变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这种用水方式,使之变成可持续利用的源泉,缓解或减轻水资源紧张的局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水资源合理开发力度,调出多水地区的水资源补充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让水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事实上,人类社会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水资源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各国政府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过去100年来[6],兴建了一大批水利设施,其中,已建成水库6万多座,总库容超过65000亿m3,占江河总径流量的15%以上。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就调水工程来说,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水平很不一样。有的国家建成近百项调水工程,而有的国家却一项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