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美国、欧盟等已建立十分完善的再制造体系。近年来我国再制造发展异常迅猛,对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基础研究等已初步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雇用员工100万人,再制造有明显的创造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美军也是再制造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7万多家再制造企业,而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2023-06-30
1999年6月,徐滨士院士在我国西安召开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上作了《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的特邀报告,在我国率先提出“再制造”的概念。
2005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21、22号文件明确表示国家将“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把“绿色再制造技术”列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关键、共性项目之一”。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全国14家企业作为新一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企业”,其中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奇瑞等整车制造企业和潍柴、玉柴等发动机制造企业。
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该法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并规定“销售的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制造产品”。
在再制造产业化方面。我国已基本构建了再制造产业,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再制造企业不断出现。仅2008年一年,在机械产品领域,就有近30家再制造企业挂牌,如二汽康明斯发动机再制造公司、广西玉柴发动机再制造公司等。目前,发动机再制造企业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再制造企业,专门从事斯太尔、康明斯、三菱等产品发动机,尤其是重型汽车发动机的再制造。在2005年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后,该公司加强了与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将最新的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应用于生产线,显著提升了废旧发动机的再制造水平和再制造率,现已达到年产再制造发动机25000台能力。
1.再制造资源丰富
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重要途径,是废旧机电产品循环利用的主要措施。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也是近期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能够显著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引发的环境污染,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就业。
当前我国设备资产存量庞大,每年报废大量机电类产品,再制造产业物质基础极为丰富。20世纪70~80年代的装备当今已逐步进入报废期,大批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质量差的装备产品亟待更新改造。
再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在加工对象、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在制造企业坚持技术创新,不断研发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和使用技术等。根据市场调查资料反映再制造产品与新的产品相比,可节省成本达50%;节能达60%;减排达55%;节材达70%。通过再制造技术改造及提升技术性能的废旧工业装备,其经济的效果相当显著。
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有效的措施,再制造逐渐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内一些高校和企业也联合起来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再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机床再制造等一些具体的再制造项目已经在全国试点单位和相关企业发展起来。
2.积极开展再制造试点工作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一批具备行业代表性和较好基础的企业开展再制造试点,其中试点范围包括:工程机械、采矿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装备、医疗及办公信息设备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试点方式建立和完善再制造的基本做法、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以进一步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加快发展。
试点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共性问题和成功经验。同时适时启动重大装备再制造示范工程,引导再制造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同时编制重点推广技术和装备目录。逐步形成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基础,初步建立起旧件回收物流体系。
有关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文章
在国际上,美国、欧盟等已建立十分完善的再制造体系。近年来我国再制造发展异常迅猛,对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基础研究等已初步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雇用员工100万人,再制造有明显的创造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美军也是再制造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7万多家再制造企业,而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2023-06-30
若要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达到或高于新品,则必须按制造的标准进行生产。放眼未来,中国的再制造应从三个方面予以重点突破。图3-4 建立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发展模式6.中国再制造的特点充分引入零部件寿命评估预测技术......
2023-06-30
美国的机床再制造经历了维修,翻新、改造、再制造等发展阶段,具有很长的历史传统。目前,美国现有300多家专门从事机床再制造的公司。美国机床再制造与我国的机床再制造有一定的差异。为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国家将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再制造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2023-06-30
在此之前,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1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规划了未来的市场前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比重不断扩大。从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产值构成来看,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比较突出。......
2023-06-23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凭借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打造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由此可见,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不单是工业设备的升级,也不局限于局部的智能机器人研究,而是在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服务网的基础上,对整个制造行业进行深度的整合与彻底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革命不仅仅是换上一条更先进的生产线,而是一项覆盖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系统工程。......
2023-06-23
2006年初,玉柴建立了发动机再制造工厂,开展发动机再制造业务,2008年3月,玉柴获得国家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资格。玉柴发动机再制造可节约能耗70%,在机体、曲轴、缸盖、凸轮轴等十多种发动机零部件和总成件的再制造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再制造产品累计产值13206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7000万元。......
2023-06-30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尽快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建筑特点,合理制定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建立健全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2023-07-16
基于企业调研,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智能制造当前总体上处于“广义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总体来看,我国企业正处于智能化学习和实践摸索并举阶段,包括概念体系、具体做法、软硬件等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以“干中学”模式为主。......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