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

如何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

【摘要】:在国际上,美国、欧盟等已建立十分完善的再制造体系。近年来我国再制造发展异常迅猛,对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基础研究等已初步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雇用员工100万人,再制造有明显的创造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美军也是再制造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7万多家再制造企业,而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再制造是产品(设备)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通过对废旧产品进行高技术修复、改造等形成产业化的过程。我国经济发展对再制造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再制造的初步应用已取得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在国际上,美国、欧盟等已建立十分完善的再制造体系。近年来我国再制造发展异常迅猛,对再制造的政策法规、产业基础研究等已初步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有限资源过度消耗的矛盾,最有效地利用废旧产品的剩余价值,应逐步建立再制造的产业化。

再制造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以先进的技术进行修复,再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原型产品,修复成本不超过原型产品的50%,同时,废气、废物及有害物排放极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明显降低。

再制造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能;在产品的使用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信息跟踪;在产品的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非破坏性拆解,实现低排放式物理清洗,要进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及剩余寿命规律的探索。要完成零部件失效部位的具有高结合强度和良好摩擦学性能的表面涂层的设计、制备与加工,以及对表面涂层和零部件尺寸超差部位的机械平整加工及质量控制等。

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2005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汽车工程机械再制造占66%以上,约500亿美元左右。雇用员工100万人,再制造有明显的创造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

再制造的资源与环境效益同样很大。每再制造1kg的新材料,可以节省5~9kg的原材料。每年全世界通过再制造节省的材料达到1400万t,可以装满23万节火车车厢;再制造产品的能耗仅为新品生产的15%,全世界每年通过再制造可节省1600万桶原油,相当于600万辆汽车一年中所需的汽油。据美国Ar-gonne国家重点实验室统计,新制造1辆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

美军也是再制造的最大受益者。美空军B—52战略轰炸机1962年生产,1980、1996年两次再制造,到1997年,平均自然寿命还有13000飞行小时,可服役到2030年;2005年,美空军完成了269架阿帕奇直升机的再制造,再制造后的阿帕奇直升机成为美军现役武装直升机中战斗力最强的一种机型。

通过再制造美军一方面使大量濒临报废的装备重新焕发生机,以很低的费用维持了武器装备的完好率;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现有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

近年来,日本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至2008年,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至2004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已再制造汽车发动机748万台,变速器240万台,公司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及其配件和新机的比例达到3∶1。

欧美国家在再制造设计方面主要结合具体产品,针对再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种类、设计结构与紧固方式等进行研究;在再制造加工方面,主要通过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来恢复零部件的尺寸,如英国再制造公司,每年为英、美军方再制造3000多台废旧发动机,再制造时,对于磨损超差的缸套、凸轮轴关键零件都予以更换新件,而对发动机箱体、曲轴和总成等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修复,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发动机超过原型新品。对于电子产品,再制造的内涵就是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予以直接的再利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7万多家再制造企业,而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