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气候变化会议文件汇总

国际气候变化会议文件汇总

【摘要】:有关气候变化问题国际上召开了十几次会议,比较重要的国际会议并形成的文件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等,见图3-2。图3-2 气候变化的主要国际会议文件1)1992年5月9日,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时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这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统一行动的历史性文件。

有关气候变化问题国际上召开了十几次会议,比较重要的国际会议并形成的文件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等,见图3-2。

978-7-111-33942-7-Chapter03-2.jpg

图3-2 气候变化的主要国际会议文件

1)1992年5月9日,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时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这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统一行动的历史性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共有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综合协调各国减排工作合作的基础和依据。2002年在印度德里通过《德里宣言》进一步明确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即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争取了实现目标的时间。

2)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CO2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一是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二是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CO2的数量;三是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四是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目前,《京都议定书》已经获得了170多个国家的批准。

3)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巴厘岛路线图”首次将美国纳入到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未来新协议的谈判进程之中,要求所有发达国家都必须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在目标上,“巴厘岛路线图”提出了发达国家到2020年,至少应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

4)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哥本哈根会议在经历了曲折后,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当分别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已得到广泛认可。

会议期间,我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精神,与各方密切沟通和协调,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为推动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