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触头接触电阻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触头接触电阻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摘要】:如果将一段导体于截断后再对接好,则在测量其电阻时将发现电阻增量,电阻增量是因两截导体接触时产生的,故称为接触电阻,以Rj表示。箍缩效应是指等离子体电流与其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等离子体电流通道收缩、变细的效应。电动斥力和附加斥力均将使实际接触面进一步缩小。因此,束流现象将引起称为束流电阻Rb的电阻增量。它是确定接触电阻的决定性因素。图3-25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的关系表面状况。

如果将一段导体于截断后再对接好,则在测量其电阻时将发现电阻增量,电阻增量是因两截导体接触时产生的,故称为接触电阻,以Rj表示。

两互相接触的导体间的电导是在接触压力Fj作用下形成的,该压力使导体彼此紧压并以恒定的面积互相接触。实验表明,导体接触处的整个面积只是视在面积,真正接触着的是离散性的若干个被称为a斑点的小点。这种斑点的面积仅为视在面积的很小部分。就是a斑点本身也只有一小部分是纯金属接触区,其余部分是受污染的准金属接触区和覆盖着绝缘膜的不导电接触区。因此,实际的金属导体接触面非常小。

实际接触面缩小到局限于少量的a斑点引起了束流现象,即电流线收缩现象。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与接触压力反向的电动斥力,即

以及由箍缩效应导致的附加斥力为

式中:I——通过束流区的电流;

   r0——束流区的半径;

   r(θ)——接触面半径,它是该处温度θ的函数。

箍缩效应是指等离子体电流与其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等离子体电流通道收缩、变细的效应。大电流通过其所引起的磁场时受到对流动电子施加的力,这种力企图将流动电子推向电流轴心。如果导体是流体(如离子或液态金属),就产生了收缩现象,即箍缩效应。

电动斥力和附加斥力均将使实际接触面进一步缩小。因此,束流现象将引起称为束流电阻Rb的电阻增量。由于r0和rθ()及a斑点均为随机量,故束流电阻迄今仍难以通过解析方式计算。

接触面暴露在大气中会导致表面膜层产生,它包含尘埃膜、化学吸附膜、无机膜和有机膜。尘埃膜由灰尘、织物纤维、介质中的杂质和放电产生的含碳微粒形成,它易生成也易脱落。化学吸附膜由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吸附在接触面上形成,其厚度与电子固有波长相近,电子能以一定概率通过它。以上2种膜虽会使接触电阻略增,但一般无害,仅使之欠稳定。无机膜主要是氧化膜及硫化膜,它能使电阻率增大三个数量级(如银的氧化膜)至十几个数量级(银的硫化膜和铜的氧化膜),严重时甚至呈现半导体状态(如氧化亚铜膜)。银的氧化膜温度较高时即可分解,铜的氧化膜要近于其熔点时才能分解,故危害甚大。有机膜由绝缘材料或其他有机物排出的蒸气聚集在接触面上形成。它不导电,击穿强度又高,对接触极有害。但当其厚度不超过5×10-9 m时,尚可借隧道效应导电,否则只能借空穴或电子移动导电,而其电阻亦类同于绝缘电阻。膜层导致的电阻增量称为膜层电阻Rf,其随机性非常大,故更难以解析方式计算。

因此,电接触导致的电阻增量——接触电阻Rj工程上往往以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Kc——与触头材料、接触面加工情况以及表面状况有关的系数;

   Fj——接触压力;

   m——与接触形式有关的指数,点接触m=0.5、线接触m=0.5~0.7、面接触m=1.0。

接触形式如图3-24所示。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很多,具体如下。

(1)接触形式。表面上看似乎面接触的接触电阻最小,但也不尽然。若接触压力不大,面接触时a斑点多,每个斑点上的压力反而很小,以致接触电阻增大很多。因此,电器和小容量电器的触头普遍采用点-点及点-面接触形式,大、中容量电器触头才采用线和面的接触形式。

图3-24 接触形式

(a)点接触;(b)线接触;(c)面接触

(2)接触压力。它是确定接触电阻的决定性因素。接触面受压后总有弹性及塑性形变,使接触面积增大。压力还能抑制表面膜层的影响。但从黄铜质球平面接触触头通过20 A电流的试验结果来看,如图3-25所示,接触压力越小,Rj越大,且分散性很大,可是过分增大接触压力也并不好。

图3-25 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的关系

(3)表面状况。接触面越粗糙,越易污染和氧化,Rj也越大,不仅导致发热损耗增大,还会妨碍电路正常接通,特别是当电压和电流均很小时。

(4)材料性能。影响Rj值的材料性能主要是电阻率和屈服点。屈服点越小,材料越软,越易发生塑性形变,Rj值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