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静态极限碳酸盐硬度实验优化方案

静态极限碳酸盐硬度实验优化方案

【摘要】:当ΔA>0.2时,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值即为极限碳酸盐硬度值。因此,可确定本次阻垢剂实验测定中,到达极限碳酸盐硬度所用的时间≤228h。极限碳酸盐阻垢实验,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阻垢剂的阻垢效果,判断标准就是出现极限碳酸盐硬度的时间,出现极限碳酸盐硬度的时间越长,其阻垢效果就越好。极限碳酸盐静态实验结果,还可以用绝对指标Δb值进行校对,校对公式见式(9-5)。

静态实验装置如图9-3所示。

实验装置是由敞口圆柱型玻璃缸(直径300mm,高300mm)、电加热管、搅拌器、控温仪、温度计和5L下口瓶组合而成。玻璃缸中内置5L水,加热升温,保持水温45±1℃。

如进行加药实验,应在升温前加入所需的阻垢剂,一般为1~2mg/L有效含量药剂,搅拌5min,使水和药剂混合均匀。实验中,一面蒸发浓缩,一面连续补充含1~2mg/L药剂的水样,保持玻璃缸内水位恒定。同时定期从玻璃缸中取水样,测定全碱度和氯离子,以式(9-4)计算氯离子浓缩倍数与碱度浓缩倍数的差值ΔA。当ΔA>0.2时,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值即为极限碳酸盐硬度值。

图9-3 极限碳酸盐硬度静态实验装置

1—玻璃缸 2—搅拌器 3—电源 4—控温仪 5—加热管 6—热敏电阻 7—补充水

式中 ——循环冷却水中Cl-浓度,mg/L

——补充水中Cl-浓度,mg/L

AX——循环冷却水的总碱度,mmol/L

AB——补充水的总碱度,mmol/L

NCl——循环冷却水中Cl-的浓缩倍数

NA——循环冷却水中碱度A的浓缩倍数

用上述方法求得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值,如图9-4和表9-11所示。

图9-4 极限碳酸盐硬度实验曲线

表9-11 极限碳酸盐硬度实验数据表(加阻垢剂)

注:原水总碱度3.7mmol/L,[Cl-]110mg/L。

从表9-11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水样的浓缩倍数加大,水中的[]与M碱度均增大,氯离子浓缩倍数与碱度浓缩倍数的差值ΔA也在增大。当实验时间达到228h后,ΔA=0.25>0.2,此时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值超过极限碳酸盐硬度值。因此,可确定本次阻垢剂实验测定中,到达极限碳酸盐硬度所用的时间≤228h。

极限碳酸盐阻垢实验,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阻垢剂的阻垢效果,判断标准就是出现极限碳酸盐硬度的时间,出现极限碳酸盐硬度的时间越长,其阻垢效果就越好。

极限碳酸盐静态实验结果,还可以用绝对指标Δb值进行校对,校对公式见式(9-5)。

式中 AX——循环冷却水的总碱度,mmol/L

AB——补充水的总碱度,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