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Mn2、40CrMn等铬锰钢加热时应向炉内通高纯度惰性气体,使真空度在13.33Pa,以防元素挥发3.表中回火温度供参考。......
2023-06-29
1.齿轮常用的淬火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碳素钢为Ac3+(30~50)℃;共析及过共析碳素钢为Ac1+(30~50)℃;合金结构钢淬火加热温度适当提高。选择淬火加热温度时还应考虑齿轮的材料牌号、性能要求、原始组织状态等因素。常用钢淬火温度、淬火冷却介质与淬火后硬度见表3-33。供齿轮淬火时参考。
表3-33 常用钢淬火温度、淬火冷却介质与淬火后硬度
注:一般工件取中间温度,大型工件或箱式炉加热的调质件可取上限温度,复杂易畸变工件可取下限温度,甚至可
采用Ac3±10℃淬火。淬火工件取下限温度,淬油、碱或硝盐分级淬火工件可取上限温度。
(2)加热速度 对形状复杂或截面大的齿轮应进行预热,或者采用低温入炉。控制升温速度的加热方式,以减少齿轮畸变与开裂倾向。
(3)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可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τ=αKD式中 τ——加热保温时间(min);
α——加热系数(min/mm或s/mm),参见表3-34;
D——工件有效厚度(mm);
K——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通常取1.0~1.5,见表3-35。
表3-34 碳素钢和合金钢的加热系数(α值)
表3-35 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K值)
(续)
(4)常用钢整体淬火后表面硬度与有效厚度的关系 常用钢整体淬火后表面硬度与有效厚度的关系见表3-36,供齿轮淬火时参考。
表3-36 常用钢整体淬火后表面硬度与有效厚度的关系
(5)常用钢的淬火临界直径 常用钢的淬火临界直径见表3-37,供齿轮淬火时参考
表3-37 常用钢的淬火临界直径
(续)
2.齿轮常用的淬火方法
(1)齿轮淬火方法 齿轮淬火方法分类与选用见表3-38。齿轮淬火的冷却方式如图3-14所示,中碳钢经最佳亚温淬火处理与调质处理后的性能对比见表3-39。
表3-38 齿轮淬火方法分类与选用
(续)
图3-14 工件淬火冷却方式示意图
1—单介质淬火冷却 2—双介质淬火冷却
3—分级淬火冷却 4—等温淬火冷却
表3-39 中碳钢经最佳亚温淬火处理与调质处理后的性能对比
注:Q为淬火;T为回火
(2)齿轮常用淬火冷却介质 常用水溶液淬火冷却介质(配方)及其应用效果见表3-40供齿轮淬火时参考。齿轮常用淬火油详见第2章有关内容。
表3-40 常用水溶液淬火冷却介质(配方)及其应用效果
(续)
3.齿轮的分级淬火工艺
为了尽可能降低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常借助奥氏体等温转变来进行各种类型的分级和等温淬火,以减少齿轮淬火畸变。
(1)分级淬火工艺参数 分级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见表3-41。
表3-41 分级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
(续)
(2)分级淬火后的硬度 几种钢材分级淬火后的硬度见表3-42
表3-42 几种钢材分级淬火后的硬度
4.齿轮的等温淬火工艺
(1)等温淬火工艺参数 等温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见表3-43
表3-43 等温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
(2)马氏体等温淬火 这种淬火方法的冷却速度较分级淬火时快,因此适用于淬透性低的钢种制造的齿轮,同时也可以起到减小淬火畸变和防止淬火裂纹产生的作用。等温介质温度一般在所用钢的Ms点以下10~50℃。
(3)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1)等温淬火的加热温度。对合金钢来说与一般淬火相同,但对淬透性较低的钢种(如碳素钢及某些合金钢),一般可以比正常淬火温度高20~30℃。
2)等温温度。主要根据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而定,一般在250~400℃,即下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
3)等温时间。应根据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中贝氏体转变开始和终了的曲线来决定。等温时间的选择决定于钢材的成分、齿轮的尺寸和形状等因素。一般等温时间为30~120min,具体可通过工艺试验来决定。
4)等温淬火。一般是在硝盐浴内进行。在齿轮数量不太多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中温回火炉或硝盐炉。齿轮在等温淬火后不需再进行回火。
5)等温淬火的最大截面尺寸。一般碳素钢不能大于5mm,合金钢可达30mm。部分钢材等温淬火的最大截面尺寸和可获得的最高硬度见表3-44。40Cr、65钢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参见表3-45。
表3-44 部分钢材等温淬火的最大截面 尺寸和可获得的最高硬度
表3-45 部分钢材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
(4)球墨铸铁齿轮的等温淬火工艺 为获得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的综合性能,对球墨铸铁进行等温淬火以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常用的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曲线如图3-15所示。
工艺举例:拖拉机减速齿轮,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3.3%~3.6%C,2.2%~2.4%Si,0.3%~0.5%Mn,<0.06%P,<0.03%S,≈0.15%Mo,0.035%~0.06%Mg,0.03%~0.05%RE。
1)等温淬火工艺曲线。球墨铸铁齿轮等温淬火工艺曲线,如图3-16所示。
图3-15 常用的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曲线
图3-16 球墨铸铁齿轮等温淬火工艺曲线
2)检验结果。Rm=1270~1500MPa,A=1%~2%,aK=60J/cm2,硬度43~45HRC
有关齿轮热处理手册的文章
图7-7所示为双频感应淬火的几种齿轮仿形硬化层分布。东风汽车公司对材料为45钢、模数为3mm的齿轮进行双频感应淬火时,能够得到沿齿廓均匀分布的淬硬层,淬硬层深为0.8mm时具有最佳弯曲疲劳性能,与SCM420钢渗碳齿轮疲劳性能基本相当,疲劳极限可以达到1450MPa。例如,齿高为4.7mm,当齿根硬化层深度为0.55mm时,双频感应淬火的齿顶硬化层深度为1.54mm,仿形率为67.2%。......
2023-06-29
渗碳焊接齿轮在加热或淬火冷却时开裂倾向很大,因此应尽可能将内外圈和辐板处焊缝的拉应力减小到最低限度。实例1 大型焊接齿轮,齿圈选用低碳优质合金钢20CrNi2MoA;轮辐和筋板采用Q235AF钢;轮毂采用ZG35铸钢。齿轮渗碳淬火畸变情况检验见表5-66。齿轮渗碳淬火后略呈椭圆和喇叭状,其圆度为1.51mm,锥度平均为1.8mm。图5-9 大型焊接齿轮渗碳工艺曲线图5-10 大型焊接齿轮高温回火工艺曲线图5-11 大型焊接齿轮淬火工艺曲线图5-12 随炉试样有效硬化层硬度梯度曲线......
2023-06-29
水中加热淬火用于模数3mm以上的中碳钢齿轮淬火。埋液感应淬火技术可满足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大型轧机、推钢机、磨球机、混合机等传动齿轮中的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多头蜗杆、锥齿轮及弧齿锥齿轮等表面淬火。埋液逐齿感应淬火机床示意图如图6-8所示。为获得沿齿廓分布的淬火层均匀一致、齿顶无邻齿回火效应,可采用同齿定位埋油感应加热连续淬火工艺。......
2023-06-29
不同材料的火焰淬火温度要比一般普通淬火温度高20~30℃。表6-8 各种钢材及铸铁的火焰加热温度5.齿轮火焰淬火的检验与畸变情况小齿轮整体加热者可用酸浸法检查其硬化层与显微组织,并进行硬度检查及尺寸检查。图6-5 齿轮火焰淬火喷嘴结构表6-10 齿轮火焰淬火工艺实例......
2023-06-29
1.齿轮感应淬火的质量检验项目及要求齿轮感应淬火的检验项目、方法及要求见表8-36表8-36 齿轮感应淬火的检验项目、方法及要求2.齿轮感应淬火外观质量检验表8-37 齿轮感应淬火外观质量检验(续)3.齿轮感应淬火(回火)表面硬度检查表8-38 齿轮感应淬火(回火)表面硬度检查4.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感应淬火齿轮的硬化层深度,目前绝大多数是通过切割样件规定的检验部位来测量。......
2023-06-29
而采用低淬透性钢如55Ti、60Ti、65Ti及70Ti,经中频感应淬火后其硬化层可近似达到轮廓硬化、而轮齿心部仍保持原有强韧性的要求。国外如俄罗斯等有成熟低淬透性钢种与应用技术。我国低淬透性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见表7-23。而采用低淬透性钢并进行感应淬火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①提高零件使用寿命;②取消渗碳工艺;③节省贵重的合金元素Cr、Ni、Mo等,降低材料成本。低淬透性钢齿轮感应淬火实例见表7-27。......
2023-06-29
齿轮常用的退火工艺有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等温退火等。完全退火工艺参数确定原则见表3-4,供齿坯退火时参考。奥氏体化保温后的齿轮应迅速转移到等温炉内进行等温。等温时间通常为3~4h,高合金钢5~10h或更长。齿轮经渗碳淬火后,畸变较小。图3-5 齿轮锻坯锻造余热等温退火工艺曲线......
2023-0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