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零件分类成组方法及其应用

零件分类成组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所谓的零件分类成组,就是按照一定的相似准则,将产品种类繁多的零件归并成为几个具有相似特征的零件族。零件分类成组方法目前可分为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和编码分类法。

所谓的零件分类成组,就是按照一定的相似准则,将产品种类繁多的零件归并成为几个具有相似特征的零件族。相似性准则即根据分类目的,可将零件分类为设计族、加工族、管理族,与工艺设计相对应的自然是零件的加工族,加工族的相似性准则是零件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材料、毛坯类型、加工尺寸范围和加工精度、加工设备及工装。零件分类成组方法目前可分为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和编码分类法。

1.视检法

该方法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经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零件归并为一类,分类的合理性取决于技术人员的水平,随意性比较大。

2.生产流程分析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是以零件的加工工艺为依据,把工艺过程相近似的零件归为一类,它通过相似的物料流找出相似的零件集合,并与生产实施或设备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零件族,同时也能得到加工该族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组。

生产流程分析通常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工厂流程分析:建立车间与零件的对应关系;

(2)车间流程分析:建立制造单元与零件的对应关系;

(3)单元流程分析:建立加工设备与零件的对应关系;

(4)单台设备流程分析:建立工艺装备与零件的对应关系。

根据以上对应关系,编制出最佳的作业顺序,找出各个设备组与对应的零件族。

3.编码分类法

根据编码系统编制的零件代码代表了零件一定的特征。因此,利用零件代码就能方便地找到相同或相似特征的零件,形成零件族。代码完全相同的零件便可组成一个零件族,但这样会造成零件族数过多,而每个族内零件种数不多,达不到扩大批量、提高效率的目的。为此,应适当放宽相似性程度。目前,常用的编码分类法有三种。

(1)特征码位法。以加工相似性为出发点,选择几位与加工特征直接有关的特征码位作为形成零件族的依据。例如,可以规定将第1、2、10、12、13 等五个码位相同的零件划为一族,则编码为151024301365533、152124301365543、152313211355533 的这三个零件可划为一族。

(2)码域法。对分类编码系统中各码位的特征码规定一定的码域作为划分零件族的依据。例如,可以规定某一族零件的第1 码位的特征码只允许取0、1,第2 码位的特征码只允许取1、2、3 等,凡各码位上的特征码落在规定的码域内的零件划为同一族。

(3)特征位码域法。这是一种将特征码域法与码域法相结合的划分零件族的方法,选取特征性较强的特征码位并规定允许的特征码变化范围,以此为依据划分零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