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进行膜料防渗施工?

如何进行膜料防渗施工?

【摘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分为基槽开挖、膜料加工及铺设、保护层施工等三个阶段。岩石砾石基槽或用砂砾料、刚性材料作保护层的膜料防渗工程,在铺膜前后还要进行过渡层施工。主要用于小型的膜料防渗渠道或大块膜料施工中的现场连接。膜料剪裁好后,一幅一幅地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在每幅两侧分别与上下层焊(黏)接,并使上下两条焊(黏)缝分别错开,以形成“琴箱”式叠放,便于展开铺衬,或者将加工成大幅的膜料整理成“卷”,以备施工使用。

施工过程大致可分为基槽开挖、膜料加工及铺设、保护层施工等三个阶段。岩石砾石基槽或用砂砾料、刚性材料作保护层的膜料防渗工程,在铺膜前后还要进行过渡层施工。

(一) 基槽开挖

1.渠床清理

清除渠床杂草、树根、瓦砾、碎砖、料姜石、硬土块等杂物和淤积物。

2.开挖铺膜基槽断面

(1)梯形铺膜基槽,可一次挖到铺膜断面。

(2)台阶形基槽可先根据设计尺寸挖成梯形基槽,再根据台阶高度,平行渠底挖出台阶即成。

(3)锯齿形基槽先根据设计尺寸挖梯形基槽,再按设计齿距在边坡上挖出一条条底边垂直于边坡的三角形小沟,其垂直于边坡的沟深等于设计的齿高,然后削去小沟之间多余的土方即成齿状。

以上三种基槽断面挖成后,都应根据铺膜高度,再开挖膜层顶部。

(4)五边形基槽,先根据铺膜高度开挖膜层顶部,然后再分别按上陡下缓两级变坡开挖梯形断面。

(5)对于渠道填方部分,先填到铺膜高度,其上部可与保护层一起填筑。填土应分层夯实,其干密度应符合沟填方的标准 (壤土不小于1.65g/cm3)。填土应宽出20~25cm,再挂线削坡至设计标准。

(6)清除的淤积物和其他杂物应另行堆放。小型渠道基槽挖出的土可堆放在渠道两侧的渠堤上,以便作保护层时再用。渠底较宽的渠道可先开挖半边基槽,土方堆放在未开挖的一边,将膜料铺好,回填后,再挖另一半边基槽,土堆放在已回填的一边,待铺膜后回填;也可先将渠底挖开,土方堆放在两边坡上,待渠底铺膜、回填后,再开挖两边坡,土堆放在渠底,待两边坡铺膜后回填。

3.整平、顺直

渠槽土基要夯实、整平、顺直。岩石或砂砾石基槽要用适宜材料整平,并铺设过渡层。

4.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基槽开挖中,按设计标准,严格控制基槽的高程和断面尺寸,以保证保护层防止超挖。经检查验收,符合各项要求后,才能开始铺设膜料。

(二) 膜料加工和铺设

1.膜料加工

膜料加工,包括剪裁、接缝等项工作。

(1)剪裁。成卷膜料应根据铺膜基槽断面尺寸大小及每段长度剪裁。纵向铺膜时,要按基槽断面尺寸计算所需膜料的幅数。横向铺膜时,以铺设基槽断面的长度为一幅。剪裁时,一般应比基槽实际轮廓长度长5%,剪裁的长度应以其大块膜料便于搬运和铺设为宜,小型渠道一般为50~60m,大中型渠道可选用20~40m。

(2)接缝。膜料连接的处理方法有搭接法、焊接法和黏接法等。

1)搭接法。主要用于小型的膜料防渗渠道或大块膜料施工中的现场连接。搭接宽度一般为20cm。膜层应平整,层间要洁净,而且要上游一幅压下游一幅,并使缝口吻合紧,见图14-12。

图14-12 连接槽搭接方式接缝示意图 (单位:cm)

(a)矩形连接槽;(b)三角形连接槽
1—渠床;2—塑料薄膜;3—封顶塑料薄膜;4—回填夯实土

2)焊接法。可用专用焊接机焊接,也可用电熨斗焊接。焊接宽度一般为5 ~6cm,见图14-13。

图14-13 塑料薄膜焊接接缝示意图 (单位:cm)

(a)单层热合;(b)双层热合

3)黏接法。

a.聚氯乙烯膜的黏接法。将下层膜料铺在一个长约2m、宽1.2m 的平台上,将黏结剂沿接缝宽度涂匀,随即将上层膜料对准接缝宽度由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压下,使其黏接紧密。黏接宽度一般为15~20cm。

b.油毡黏接法。油毡多采用热沥青或沥青玛蹄脂黏接,其黏接工艺与塑膜相同,沥青玛蹄脂的配比,一般为沥青∶矿粉=1∶1~1∶4。

(3)整理和运输。膜料剪裁好后,一幅一幅地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在每幅两侧分别与上下层焊(黏)接,并使上下两条焊(黏)缝分别错开,以形成“琴箱”式叠放,便于展开铺衬,或者将加工成大幅的膜料整理成“卷”,以备施工使用。

膜料在装卸和运输时很容易擦破,必须细心包装、搬运、放置。

2.膜料铺设

铺膜基槽检验合格后,在基槽表面洒水湿润,以保证膜料能紧密地贴在基床上。铺设时,将按设计尺寸加工的大幅膜料叠成“琴箱”式,先横向放在下游基槽内,再将一端与先铺设好的膜料或原建筑物在现场焊接(或黏接)并填土压实后,再向上游拉展铺开。但不要拉得太紧,要留有均匀的小折皱。铺好后,随即用湿土先压住边缘,再全面压实,或者填筑过渡层。也可将成卷的膜料由渠道一岸经渠底向另一岸铺设。铺膜速度应和过渡层、保护层的填筑速度相配合,当天铺膜应当天填筑好过渡层和保护层,以免膜层裸露时间过长。

无论什么基槽形式和铺膜方式,都必须使膜料与基槽紧密吻合和平整,并将膜下空气完全排出来。注意检查并粘补已铺膜层的破孔,粘补膜应超出破孔周边10~20cm。施工人员应穿胶底鞋或软底鞋,谨慎施工。

(三) 保护层的填筑

1.土保护层的施工

土保护层施工一般采用压实法;如果保护层土料系砂土、湿陷性黄土等不易压实的土类,可采用浸水泡实法。

(1)压实法。填土时,应先将土中的草根、苇根、树根、乱砾等杂物拣出。第一层最好使用湿润松软的土料,从上游向下游填土,并注意排气。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可一次回填或分层回填,人工夯实,每次铺土厚约20cm;履带式拖拉机碾压,每次铺土厚30cm;禁止使用羊角碾压实。在直接靠近膜料处应用木夯、小铁杵等轻型夯具小心夯实。夯实密度按设计要求控制。层与层之间需洒水、扒松,以利结合。各回填段接茬处应按斜面衔接,并交错行夯,使各回填段形成牢固的整体。边坡需宽出20~25cm,以便削坡。保护层高程和厚度应严格控制。

(2)浸水泡实法。应一次性填筑好保护层。填筑过程中,将填土稍加拍实。填筑断面尺寸留10%~15%的沉陷量。先放小水后逐渐抬高水位,待保护层反复浸水沉陷稳定后,缓慢泄水,填筑裂缝,并拍实、整修成设计断面。

2.砂砾料和刚性材料保护层的施工

砂砾料保护层的施工程序是:当膜料铺好后,先铺膜面过渡层再铺符合级配要求的砂砾料保护层,并逐层插捣或振压密实。

刚性材料保护层的施工与刚性材料防渗层的施工相同,可参照其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关键是过渡层的铺设。要特别注意防止刚性材料捅破膜料,发现膜料有孔洞或被穿破,要立刻采用粘贴法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