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渠基排水施工与排水设施的布置

渠基排水施工与排水设施的布置

【摘要】:(二) 排水设施的布置1.渠基未设砂、 砾石换填层且附近又无洼地时这种情况下,可采取下列两种排水设施排水入渠。排水设施为地下工程,如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很难返工和修补。因此,施工中需随时检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一) 排水设施的作用

地下水位高于渠底(要考虑汛期和灌溉后地下水上升的情况),或地下水位虽不很高,但渠基土透水性差,渠道的渗漏水和浸入渠基的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基层深处时,为了消释地下水对刚性材料和膜料防渗层的浮托力、减少基土水分、防止土壤冻胀、防止湿陷、防止滑塌等事故,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排水措施。

(二) 排水设施的布置

1.渠基未设砂、 砾石换填层且附近又无洼地时

这种情况下,可采取下列两种排水设施排水入渠。

(1)由排水沟与渠底集水井组成排水设施(见图14-4),排水沟中可填砾石、碎石。集水井上设逆止阀 (见图14-5),其周围做反滤处理。

(2)由排水管、排水沟与渠坡渠底排水阀组成排水设施 (见图14-6)。逆止阀与图14-5 相同。逆止阀及排水管、沟埋设的数量可参照表14-2 选用。

2.渠基设有砂砾石换填层且附近有低洼地时

这种情况下可采取纵向集水管和横向排水暗沟组成的排水设施,见图14 7。集水管采用带孔石棉水泥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等,其管径根据排水量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15cm。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001~0.002。集水管周围采取反滤措施。集水管宜设置在渠底中部或分设两边坡脚。

图14-4 排水沟与集水井组合式排水

1—混凝土防渗板;2—塑料止水阀;3—碎石卵石过渡层;4—集水井;5—排水沟

图14-5 逆止阀图

1—水平定位线;2—拦污盖;3—挡条;4—橡皮球塞;5—导轨

为了减少横向排水沟的数量,可将纵向集水管从两个方向引向排水暗沟。

图14-6 排水沟 (管)和排水阀组合式排水

1—塑料逆止阀;2—排水沟 (管);3—滤水砂砾料

表14-2 排水管及底部排水沟的设置

图14-7 纵横向沟 (管)组合式排水

1—排水暗管;2—纵向排水管;3—垫层

排水垫层的水进入集水管的方式,如采用陶瓷管时,则两节管间预留小于10mm 的缝隙,使渗水进入管内,管四周靠近接缝处必须用大于缝隙的砾石包住;如用多孔混凝土管,水通过孔隙进入管内;如用石棉水泥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为了使水进入,则需要在管壁上打孔。引向集水管的排水层应具有0.005 的比降。

为了防止土粒进入纵向集水管,可按图14-8 (a)、(b)、(c)三种结构形式设置反滤层。有时不用集水管,改用大抛材料 (块石、大卵石等)填塞集水沟 [见图14-8 (d)、(e)],其中以图14-8 (d)把反滤料做成垂直层较为合理。

纵向集水管和横向排水暗沟的连接可借助于砖砌的或混凝土的集水井见图14-9。

3.气候温暖地区且主要为排渗漏水时

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更简单的排水系统,即由渠坡的横向引水沟和沿坡脚或渠轴线的纵向集水沟组成,见图14-10。横向引水沟可设在伸缩缝的下面,用砾石或碎石填塞。浇筑护面混凝土时,在砾石上面铺设沥青油毡,一方面防止水泥浆流失,另一方面减少行水时接缝处的渗漏。渠底下面的纵向集水沟内填大卵石或块石,将渗漏水引走。

(三) 排水设施施工

1.施工准备

(1)备好各种管材,需要管壁打孔的应按设计打好孔。

图14-8 纵向集水管的形式

1—护面;2—垫层;3—纵向集水管;4—反滤层;5—止水层;6—卵石或块石;7—砂

图14-9 集水井图

1—集水管;2—排水暗沟

(2)买好逆止阀等器材。

(3)制备好反滤层和填充排水沟用的砂、碎石、卵石和块石,分别堆放,并做好质量检查和试验工作。

2.排水设施的施工

(1)在验收合格的渠道基槽上挖好排水沟、集水井、埋排水管的基槽和排水暗沟等。如有砂砾料换填层时,基槽应按此项设计开挖。开挖时,开挖断面应尺寸准确、平整,并控制好比降。

(2)在挖好的沟、井中填好卵石或块石,或做好反滤层。

(3)如为集水管排水,则应在挖好的基槽中安装集(排)水管,控制好比降,做好管段之间的接头和管道周围的反滤层工作。

(4)施工时务必做好排水沟与集水井、排水管与排水沟、横向引水沟和纵向集水沟等之间的接头工作,能排水通畅。

(5)在做好以上工作并验收后,即可设逆止阀。此项工作宜与防渗层施工结合进行,应使逆止阀的周边与防渗层紧密连接,密不透水。

(6)排水设施为地下工程,如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很难返工和修补。因此,施工中需随时检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图14-10 引水沟和集水沟排水

1—混凝土护面;2—引水沟;3—集水沟;4—沥青油毡;5—砂子;6—砾石;7—卵石或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