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垂直铺塑工程防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垂直铺塑工程防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摘要】:垂直铺塑工程施工结束后,要经过1 ~2 个洪水期进行防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防渗效果的检测可分为表面现象观测和测压管水头观察检测两部分。下游坝坡渗水、集中渗漏、塌坑。若发现在某一高程之下全坝坡湿润,则表明浸润线已从坝坡溢出。主要是检测铺塑帷幕形成以后水头的消刹效果,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渗径的增加和延长是否达到了控制渗流量的目的。

垂直铺塑工程施工结束后,要经过1 ~2 个洪水期进行防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防渗效果的检测可分为表面现象观测和测压管水头观察检测两部分。

1.表面现象观测

坝体表面现象观测以肉眼直观方法为主,有时辅助以简单工具。检查是定性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现场观测可以及时了解施工后坝体的完整性,特别是洪水期内,应重点对如下内容进行观测。

(1)渗透变形现象和征兆。铺塑帷幕形成后,随幕前水位的壅高,水头压力增大,可能导致施工薄弱环节的局部集中渗透破坏。因此,要特别注意下游坝脚、岸坡附近和排渗控制线(如排渗沟、减压井)以内有无翻砂、冒水、涌泉,以及出水清浑程度,出水量多少,地面有无隆起等现象。

(2)下游坝坡渗水、集中渗漏、塌坑。若发现塌坑应及时分析是否与渗流有关。若发现在某一高程之下全坝坡湿润,则表明浸润线已从坝坡溢出。

(3)坝体上游新的渗流入口。观察涨水期和落水期,坝内、岸坡有无漩涡、塌坑、裂缝,对坝前铺盖必要时应做潜水检查,了解有无裂缝、穿透及渗透破坏。

2.测压管水头观察检测

观测幕前幕后测压管水位的变化,绘出时间—水位关系图,通过对图的分析,结合未进行铺塑帷幕实施以前的情况,考察如下基本内容。

(1)幕前幕后水位差的变化。主要是检测铺塑帷幕形成以后水头的消刹效果,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渗径的增加和延长是否达到了控制渗流量的目的。

(2)幕前幕后水位上升速度的变化。主要是看坝体渗流坡降降低的程度和坝体在洪水期内的饱和状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