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砂砾石地基的可灌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可灌性是指砂砾石地基能接受灌浆材料灌入程度的一种特性。不均匀系数Cu式中D60——砂砾石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60%的粒径,mm;D10——砂砾石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0%的粒径,mm。Cu的大小反映了砂砾石颗粒不均匀的程度。当Cu较小时,砂砾石的密度较小,透水性较大,可灌性较好;当Cu较大时,透水性小,可灌性差。

可灌性是指砂砾石地基能接受灌浆材料灌入程度的一种特性。影响可灌性的主要因素有地基的颗粒级配、灌浆材料的细度、灌浆压力和施工工艺等。常用以下几种指标进行评价。

(1)可灌比M

式中 D15——地基砂砾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5%的粒径,mm;

D85——灌浆材料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85%的粒径,mm。

M 值愈大,地基的可灌性愈好。当M=5~10 时,可灌含水玻璃的细粒度水泥黏土浆;当M=10~15 时,可灌水泥黏土浆;当M≥15 时,可灌水泥浆。

(2)渗透系数K

式中 K——砂砾石层的渗透系数,m/s;

D10——砂砾石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1%的粒径,mm;

α——系数。

K 值愈大,可灌性愈好。当K <33.5/10000m/s 时,采用化学灌浆;当K = (3.5~6.9)/10000m/s时,采用水泥黏土灌浆;当K ≥ (6.9~9.3)/10000m/s 时,采用水泥灌浆。

(3)不均匀系数Cu

式中 D60——砂砾石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60%的粒径,mm;

D10——砂砾石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含量为10%的粒径,mm。

Cu的大小反映了砂砾石颗粒不均匀的程度。当Cu较小时,砂砾石的密度较小,透水性较大,可灌性较好;当Cu较大时,透水性小,可灌性差。

实际工程中,除对上述有关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外,还要考虑小于0.1mm 颗粒含量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