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筋配料方法及弯钩形式,增加值表解析

钢筋配料方法及弯钩形式,增加值表解析

【摘要】: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图9-2钢筋端头的弯钩形式半圆弯钩是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于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表9-6箍筋弯钩增加值(二) 归整相同规格和相同材质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完毕后,把相同规格和材质的钢筋进行归整和组合,同时根据现有各种钢筋的长度和能够及时采购到的钢筋的长度进行合理安排,组合加工。

配料是指在加工之前,由钢筋工根据施工图和水工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各项要求,把构件或结构内的钢筋进行放样编制计算配料表。这是一项细致和繁杂的工作,必须首先由具有丰富实际施工经验,懂得施工图和规范要求的技工或专职的技术人员进行配料,才能够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

配料的主要依据是结构布置图、钢筋图,施工中的绑扎和安装以及构造要求、施工验收规范与质量标准等。

钢筋配料包括识图、下料长度计算和编制配筋表。钢筋配料单格式见表9-1。

表9-1 钢筋配料单

(一)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配料工作的第一步。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若需要搭接,还应加钢筋搭接长度,搭接长度见表9-2。

表9-2 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注 d 为钢筋直径。

图9-1 钢筋弯曲量测方法

1.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后,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伸长,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量尺寸时又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 (见图9-1),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差为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结合实践经验,其值列于表9-3。

2.弯钩增加长度

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见图9-2。

表9-3 钢筋弯曲调整值(手工弯曲)

注 d 为钢筋直径。

图9-2 钢筋端头的弯钩形式

半圆弯钩是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于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按图9-2 所示的计算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其计算值为: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d;斜弯钩为4.9d,为计算方便取5d(d 为钢筋直径)。但实际配料计算时,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4。

表9-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 单位:mm

注 d 为钢筋直径。

3.弯起钢筋斜长

斜长的计算见图9-3,斜长系数见表9-5。

图9-3 弯起筋斜长计算简图

(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

4.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由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见表9-6。

表9-5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系数表

注 h0为弯起钢筋的外皮高度。

表9-6 箍筋弯钩增加值

(二) 归整相同规格和相同材质的钢筋

下料长度计算完毕后,把相同规格和材质的钢筋进行归整和组合,同时根据现有各种钢筋的长度和能够及时采购到的钢筋的长度进行合理安排,组合加工。

(三) 合理利用钢筋的接头位置

钢筋的配筋是根据施工蓝图进行合理选配钢筋的一项工作。一般情况下,它既是配筋人员在充分考虑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前提下完成的,从配筋的角度来看,它是比较优化的。但与加工系统现有的钢筋长度及其批量往往不可能恰好吻合,在配料的过程中,就需要与配筋人员充分联系,合理调整成型钢筋的长度和充分利用钢筋的接头位置来满足钢筋的合理下料(当配筋和配料工作由同一人员完成时,则在配筋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地考虑两者之间的结合)。

尤其是对于有接头钢筋的配料,在满足构件中接头的对焊或搭接长度、接头错开要求的前提下,必须根据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来考虑接头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