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分类和特点分析

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分类和特点分析

【摘要】:(一) 土的颗粒分类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土可分为碎石类土、砂土和黏性土。表4-1土的颗粒分类(二) 土的松实关系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扰动之后,因土体变得松散而使体积增大,这种性质叫做土的松散性,各种土的松散系数见表4-2。例如,在填筑拦河坝时,从土区取1m3的自然方,经过挖松运至坝体进行碾压后的实体方,就小于原1m3的自然方,这种性质叫做土的可缩性。

(一) 土的颗粒分类

根据土的颗粒级配,土可分为碎石类土、砂土和黏性土。按土的沉积年代,黏性土又可分为老黏性土、一般黏性土和新近沉积黏性土。按照土的颗粒大小分类,又可分为块石、碎石、砂粒等,详见表4-1。

表4-1 土的颗粒分类

(二) 土的松实关系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扰动之后,因土体变得松散而使体积增大,这种性质叫做土的松散性,各种土的松散系数见表4-2。

表4-2 土的密度和松散系数

当自然状态的土挖松后,再经过人工或机械的碾压、振动,土可被压实。例如,在填筑拦河坝时,从土区取1m3的自然方,经过挖松运至坝体进行碾压后的实体方,就小于原1m3的自然方,这种性质叫做土的可缩性。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经常有三种土方的名称即:自然方、松方、实体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土的体积关系

土体在自然状态下是由土粒 (矿物颗粒)、水和气体三相组成。当自然土体松动后,气体体积(即孔隙)增大,当土粒数量不变,原自然土体积V小于松动后的土体积V;当经过碾压或振动后,气体被排出,则压实后的土体V<V。三者之间的关系为:V<V<V,V为经压实后的实体方;V为经扰动后的松方。

对于砾、卵石和爆破后的块碎石,由于它们的块度大或颗粒粗,可塑性远小于土粒,因而它们的压实方大于自然方,详见表4-3。

表4-3 几种典型土的体积变化换算系数

当1m3的自然土体松动后,土体增大了,因而单位体积的重量变轻了;再经过碾压或振动,使土粒紧密度增加,因而单位体积质量增大,即

式中 ρ松——开挖后的土体密度,kg/m3

ρ——未扰动的土体密度,kg/m3

ρ——碾压后的土体密度,kg/m3

2.自然方和压实成品方的关系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设计工程量为压实后的成品方,取料场的储量是自然方。在计算压实工程的备料量和运输量时,应该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并考虑施工过程中技术处理、要求以及其他不可避免的各种损耗。水利水电系统在多年施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实成品方与所需自然方的换算公式

式中 V——压实成品方的体积,m3

A——综合系数;

ρd——设计干密度,kg/m3

ρ0——未经扰动的自然干密度,kg/m3

V——自然方的体积,m3

式 (4-1)中综合系数A 考虑了施工中各种损失,它包括坝上运输、雨后清理、边坡削坡、接缝削坡、施工沉陷、取土坑、试验坑和不可避免的压坏等损失因素。综合系数见表4-4。

表4-4 土料施工综合系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