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内容及要求解析

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内容及要求解析

【摘要】:随着工程的进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都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保证施工准备工作的按时完成,应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明确其完成时间、内容要求及责任人员,并纳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季度及月度施工计划中去,认真贯彻执行。

(一) 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及内容

1.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

(1)按准备工作范围分类。

1)全场性施工准备:它是以一个建筑工地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目的是为全场性施工服务,也兼顾单位工程施工条件的准备。

2)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它是以一个建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目的是为该单位工程施工服务,也兼顾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条件的准备。

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它是以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冬、雨期施工工程为对象而进行的作业条件准备。

(2)按工程所处施工阶段分类。

1)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它是在拟建工程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目的是为工程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

2)开工后的施工准备:它是在拟建工程开工后各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始之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1)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

(2)技术资料的准备。

(3)施工现场的准备。

(4)物质及劳动力的准备。

(5)冬、雨期施工的准备。

(二) 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1.施工准备工作应分阶段、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施工准备工作不仅要在开工前集中进行,而且要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的进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都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了保证施工准备工作的按时完成,应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明确其完成时间、内容要求及责任人员,并纳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季度及月度施工计划中去,认真贯彻执行。

2.施工准备工作应有严格的保证措施

(1)建立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将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同时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应负的责任。

(2)建立施工准备工作检查制度:施工准备工作不但要有计划有分工,而且要有布置、有检查,以利于经常督促,发现薄弱环节,不断改进。

(3)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单位工程的开工,在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后,写出开工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执行。单位工程应具备的开工条件如下:

1)施工图纸已经会审并有记录。

2)施工组织设计已经审核批准,并已进行交底。

3)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已经编制并审定。

4)施工合同已经签订,施工执照已经审批办好。

5)现场障碍物已清除,场地已平整,施工道路、水源、电源已接通,排水沟渠畅通,能满足施工需要。

6)材料、构件、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等已经落实并能陆续进场,可保证连续施工的需要。

7)各种临时设施已经搭设,能满足施工和生活的需要。

8)施工机械、设备的安排已落实,先期使用的已运入现场,已试运转并能正常使用。

9)劳动力安排已经落实,可以按时进场。

10)现场安全守则、安全宣传牌已建立,安全防火的必要设施已具备。

3.施工准备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1)施工与设计的统筹和协调:施工任务确定后,施工单位应尽早与设计单位结合,着重在总体规划、平面布局、结构选型、构件选择、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出图顺序等方面与设计单位取得一致意见,以利于日后施工。

(2)室内与室外准备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室内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各种技术经济资料的编制和汇集(如熟悉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室外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施工的现场准备及物资准备。室内准备对室外准备起着指导作用,而室外准备则是室内准备的具体落实。

(3)土建工程与专业工程的统筹和协调:总包单位在明确施工任务后,拟定出施工准备工作的初步规划以后,应及时告知各协作的专业单位,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前期准备与后期准备的统筹和协调:由于施工准备工作周期长,既要立足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又要着眼于后期的准备工作,要统筹安排好前、后期的准备工作,把握时机,及时做好近期的施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