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4.添加图17.9.6所示的零件rack_main并定位。图17.9.6 添加衣架并定位图17.9.6 添加衣架并定位图17.9.7 定义中心约束1图17.9.7 定义中心约束1图17.9.8 定义中心约束2图17.9.8 定义中心约束2图17.9.9 定义接触面1和2图17.9.9 定义接触面1和2说明:在添加衣架主体后时,可通过选择下拉菜单命令,将片体类型进行隐藏。......
2025-09-29
直线杆塔的定位还要根据杆型来确定,一般直线杆有单杆、双杆和直线塔,也即1、2、4个立杆坑和拉线坑进行定位和分坑。
1.直线单杆
(1)将经纬仪架在主杆中心桩上,并调整好,后视另一主杆中心桩,再将经纬仪的望远镜翻180°前视另一主杆中心桩,以校对方向的精确度。
(2)在顺线方向钉下方向桩(补助桩)前后各一个,并各钉下小钉。
(3)经纬仪转过90°,再在主杆的左右边钉下方向桩各一个,并各钉下小钉。
(4)如果拉线是人字形的,则就在与顺线的90°方向左右边各钉桩两个,其中一个是拉盘中心桩,另一个是在拉盘的出口处钉的桩。至于拉线桩的位置应根据设计来确定。
单杆、人字拉线定位分坑如图2
4-1所示。
图2
4
1 单杆、人字拉线定位分坑
如果拉线是设计的“米”字板,则经纬仪再转过45°,进行前视和后视,各钉两个桩(拉盘出口桩和中心桩),将经纬仪再转90°进行前视和后视,各钉两个桩(同样是拉盘出口桩和中心桩)。
(5)这样,直线杆的定位就好了,还要进行分坑。如果杆子有底盘的话,则根据底盘大小,每边适当放大尺寸约10%(视土质而定)钉分坑桩。拉线坑也同样如此钉分坑桩,但还应在朝杆根方向开拉杠基槽一条。
一基直线单杆的定位和分坑如图2
4
2所示。
图2
4
2 单杆、米字板定位分坑
图2
4
3 拉线
对于拉线定位问题:一般设计人员只在图上注明拉线和混凝土杆的夹角而没有长度,则需要进行一番简单的计算,下面举例说明,已知条件如图2
4
3所示。
已知:α=30°设ac为拉线净长。
则
拉盘与杆抱箍距离为11.6m。
如果考虑拉线两端的做头,还应各放长1m作为楔型和“UT”线夹的连接做头长。这样拉线的长度就应为11.6+2×1.0=13.6(m)。
2.直线双杆
对于直线双杆,其中心定位完全同直线单杆的方式。就是在多一个双杆杆根的定位,只需测量与线路垂直方向的A、B两点,就是双杆的杆根,距离A、B就是双杆的根开。定位做法:
(1)先将经纬仪架好在杆子的中心桩位置,后视相邻杆的中心桩,应正确无误。
(2)将镜头转过90°向两侧测量
距离定出A、B两点,钉桩和钉钉子。
(3)还应在双杆两侧的延伸方向各钉一个方向桩(或称补助桩),在埋底盘和立杆时校正底盘和杆身倾斜度用。(https://www.chuimin.cn)
(4)测定A、B两点的标高,填入施工测量手册,并应该将与中心桩高差较大的值填入“施工基面”栏内。
(5)在用经纬仪分坑时,可仍将经纬仪设在中心桩上,以角度控制方向,以对角线距离钉立两坑的外角坑位桩,然后沿同侧外角坑位桩,钉其他坑位桩,如图2
4
4所示。
图2
4
4 双杆定位分坑
所需数据可按下列公式列出。
控制角度:
对角线
(6)拉线桩的定位。一般直线双杆的拉线多数是用“V”形的,极少数杆型用“X”形的。“V”形板的定位一般由设计供给,“X”形的定位时,要注意两根拉线不得在空中相碰,故其中尺寸不能完全照设计套用。
另外在拉线桩和杆位坑定位时,为方便起见,可预先制作一些模板,其尺寸比为1∶1,与杆位中心桩相吻合,就可定出坑位。对于“米”字板或“十”字板,也可做成“米”字或“十”字模板,在现场实地放样,这样要比用经纬仪分坑简化得多。
3.直线塔的定位和分坑(见图2
4
5)
直线塔有四个脚,杆塔中心桩就是塔脚四个脚的交点也即中心。用经纬仪测量时应按以下步骤。
图2
4
5 直线塔基定位分坑
(1)首先抄平塔基的施工基面或测出四只脚的高差。
(2)将经纬仪架在中心桩上,后视相邻杆塔的中心桩,正确无误后,测出θ角。
(3)当塔脚是正方形时,则θ为90°/2=45°,将望远镜转过45°。
(4)用钢卷尺量出对角线E的水平距离。
(5)根据E的尺寸,就可确定塔脚的中心桩。
(6)根据塔脚中心桩对塔脚进行分坑。分坑时,安塔基底部混凝土的尺寸进行坑基定位,如果土质较差,则要对坑基进行放坡,如果土质较好,则可按实际尺寸直挖,但挖坑的同时,要将混凝土的量备足,以缩短工期防止塌方。
在分坑时,对塔脚应进行编号,一般是由顺时针方向排列为
。
(7)除了塔脚中心桩和分坑桩外,还应定“十”补助桩,以备校正时使用。
(8)测量施工基面,可用经纬仪测出各坑位的中心标高,并与塔位中心桩标高一起记录在施工测量手册上,其中最大高差记入施工测量手册中,将最大高差记入施工基面一栏内(见表2
4
1,90号杆塔所示)。
表2
4
1 施工基面测量手册
相关文章
Step4.添加图17.9.6所示的零件rack_main并定位。图17.9.6 添加衣架并定位图17.9.6 添加衣架并定位图17.9.7 定义中心约束1图17.9.7 定义中心约束1图17.9.8 定义中心约束2图17.9.8 定义中心约束2图17.9.9 定义接触面1和2图17.9.9 定义接触面1和2说明:在添加衣架主体后时,可通过选择下拉菜单命令,将片体类型进行隐藏。......
2025-09-29
Step2.创建图16.5.1所示的零件bracketl_cool并定位。图16.5.5 添加初步约束后调整组件位置。图16.5.6 定义对齐面1图16.5.6 定义对齐面1图16.5.7 定义对齐面2图16.5.7 定义对齐面2②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选项,在绘图区依次选取图16.5.8所示的面1和图16.5.9所示的面2,在文本框中输入值2.5;单击按钮,完成组件的定位。......
2025-09-29
图6.4-2 直线的辅助计算直线终点的定义方法、输入内容、操作步骤和点计算相同,角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在轮廓输入页面,选择〖ARC〗(顺时针)或〖ARC〗(逆时针)后,按〖AUX〗键可显示图6.4-3所示的圆弧计算页面。图6.4-3 圆弧的辅助计算该页面的功能键〖CIRCLE〗用于圆弧定义,〖ENDPNT〗、〖CENTER〗分别用于终点、圆心的计算。......
2025-09-29
图2-52平面上的直线的投影规律2.5.3.2平面内与投影面平行的直线凡在平面内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平面上与投影面倾角最大的直线称为最大斜度线。......
2025-09-29
图7-2直线的标高投影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两种表示方法,我们先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以直线的标高投影为一条直角边,另一条直角边为直线两端点的高差,则斜边为实长,高差所对内角为直线对基准面的倾角α,如图7-3所示。图7-4定比分割原理求直线的整数标高7.2.2.2直线的坡度和平距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直线的坡度。......
2025-09-29
六点定则是工件定位的基本法则。图2-7 长方体工件定位支承点分布及定位元件2.对工件定位的错误理解我们在研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时,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理解。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图2-9 工件的不完全定位a)加工内孔 b)加工顶平面欠定位和过定位根据工件加工的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状态称为欠定位。......
2025-09-29
在线性校准中,校准直线函数相关估计值的获得是使用或评价校准直线的基础。式中,Sxy=-[(∑xn)(∑yn) /N]式中, 校准直线函数相关参数的估计与计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甲醛系列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检测,甲醛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仪器响应示值结果如表2-1所示,估计校准直线的函数及其相关参数。......
2025-09-29
3)连FN 得AB直线的全透视。图6-7视线法求H 面平行线的透视求透视;求次透视6.2.4.2H 面垂直线的透视作法H 面垂直线的透视仍为一垂直线。图6-8求作透视和次透视H 面垂直线的空间状况;H 面垂直线的求作解:透视求作。已知A 的次透视为a0,A 点离开H 面高度为h,求A0,如图6-9所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