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制备三乙酸甘油酯中21种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

制备三乙酸甘油酯中21种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

【摘要】:制备过程在百级洁净间完成,控制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55%~65%,将纯化后的三乙酸甘油酯转移至储液瓶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21种目标物,充分摇匀后过夜。“三乙酸甘油酯中21种有机化合物溶液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为混合溶液中甲醇、乙醇、异丙醇等2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含量。

“邻苯二甲酸酯类混合溶液标准物质”选用了Dr.Ehrenstorfer生产的18种单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纯度标准物质作为制备原料,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18个单一纯度标准物质主成分进行了结构验证,采用气相色谱对所有标准物质样品进行了纯度验证和互为杂质分析。采用德国Merck公司生产的色谱级乙醇、异丙醇和正己烷作为溶剂,并用气相色谱进行了溶剂空白试验证明了所选试剂对目标物无干扰。

在万级洁净间内,控制温度为22℃± 2℃,相对湿度为60%± 5%,称取一定量的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到烧杯中,将该溶液充分摇匀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超声振荡30min后静置过夜,待混合溶液完全澄清后分别用乙醇、异丙醇和正己烷定容至刻度。分装时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1mL制备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溶液样品转移至1mL棕色安瓿瓶中,立即热封。三种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见表4-3~表4-5。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按照ISO guide 35规定的方法,对封装后的15瓶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经F检验均匀性良好。运输稳定性考察了该系列标准物质在60℃条件下,第0天、第7天、第14天各组分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平均值一致性检验法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运输稳定性良好。长期稳定性检验采用直线作为经验模型,考察了该标准物质在-18℃条件下,第0个月、2个月、4个月、8个月、14个月时各组分含量变化情况,显示长期稳定性良好。

参照《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该系列标准物质选取了由单一实验室采用单一基准方法定值,即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标准品,用乙醇/异丙醇/正己烷定容到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特性量参数选择为各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各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溯源到标准品和计量检定的天平、容量瓶。

表4-3 GBW(E)100446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

注:(1.00)表示信息值。

表4-4 GBW(E)100447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

续表

表4-5 GBW(E)100448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