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联重科智能化运维与服务体系优化方案

中联重科智能化运维与服务体系优化方案

【摘要】: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达76.64亿元。中联重科未来服务体系架构如图4-12所示。图4-12中联重科未来服务体系整体框架设备健康管理、预诊断和设备残值预估等专项智能应用通过建立性能衰退模型监控发动机性能下降状况,产生基于日常运行数据的发动机健康状态报告,为设备的残值估计模型提供更为准确的输入参数,为设备拥有者监控资产价值,如图4-13所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几年的创新发展,使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9大类别、49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达76.64亿元。目前,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打造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金融服务多位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开展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工作。借此机会,中联重科针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现状,以“构建未来服务体系”战略方案为指导,联合上海理想等多家单位成功申报“现代农业装备远程运维服务新模式应用”项目,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农业机械板块的服务能力,并逐步将其成熟服务应用推广到其他板块,最终完成主动预警提示、客户自诊断自服务、现场智能诊断、远程专家会诊四层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联重科未来的服务体系以产品的智能化终端设备为服务基础,延伸配备传感设备、生产环境感知设备,基站、导航卫星等无线传播设备,深入发掘产品作为信息化服务的基础作用;同时以物联网平台作为系统支撑,实现远程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精准服务和业务支撑;辅以专家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以面向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接入、个人电脑接入,为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人—物”的管理、控制、交互渠道,实时掌控产品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产品故障,实现未来服务体系相关应用;再结合实际作业服务和运维服务需求,通过服务业务过程数据的分析(机器学习),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故障诊断模型、元件寿命预测模型,完善故障数据库、服务知识库。中联重科未来服务体系架构如图4-12所示。

图4-12 中联重科未来服务体系整体框架

(1)设备健康管理、预诊断和设备残值预估等专项智能应用

通过建立性能衰退模型监控发动机性能下降状况,产生基于日常运行数据的发动机健康状态报告,为设备的残值估计模型提供更为准确的输入参数,为设备拥有者监控资产价值,如图4-13所示。

图4-13 专业智能应用整体架构

(2)农机远程运维新模式应用

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与智能农机、物联网的集成深化,建设基于CPS的标准化农业装备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搭建远程智能服务体系,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产品故障数据库。通过总结和提炼专家经验,建立基于故障预测模型的专家知识库,结合移动应用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工作环境预警等功能;通过农业装备智能化应用实现对运维服务的决策支持,完成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和“预测性服务”的升级,满足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需求,逐步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