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应用和优势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应用和优势

【摘要】: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实现电能量信息、瞬时量信息的采集、存储、上传,母线平衡计算、报表统计、线损统计分析、网页发布、数据转发、计量业务维护等。若为计量计费系统,则还包括对各种费率模型的支持和结算软件。标准电能量计量系统的组成如图4-18 所示。数据不能脱离电能量计量系统提供的接口而直接在数据库中修改。系统的增容不引起数据的破坏。

电能量计量系统是应用计算机及各种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网电能量的远程自动采集、电能量数据处理及电能量统计分析的综合自动化数据平台,它通过支持系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联的数据模型和接口规范,为电力企业的商业化运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包含计量表计、电表采集处理终端、主站系统及相应的通信通道和其他配套设备。

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实现电能量信息、瞬时量信息的采集、存储、上传,母线平衡计算、报表统计、线损统计分析、网页发布、数据转发、计量业务维护等。若为计量计费系统,则还包括对各种费率模型的支持和结算软件

1.功 能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主要功能:一部分是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检查及处理、数据存储、系统状态监视、事件告警及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管理、通用图形系统、通用报表系统等;另一部分是系统的应用功能,包括电能计量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维护、WEB 浏览等。

采集模块的功能:实现主站系统与子站系统之间的所有数据通信,电能量数据、状态数据的采集,数据补测、参数下装、GPS 对时、数据合理性检验等。采集到的数据存放到原始数据库中。数据收发模块除采集有关的电能量数据外,还对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控,包括通道状态监视、电表状态监视,并发出告警信息,告警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以便查询。

标准电能量计量系统的组成如图4-18 所示。

图4-18 标准电能量计量系统的组成

2.硬件构成及特点

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的硬件包括:

(1)主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所有电能量数据和电能量相关属性的计算机系统。

(2)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数据验证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3)应用服务器:实现各种应用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4)采集服务器:实现电能量的数据采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5)通信工作站:实现电能量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6)终端服务器:连接 Modem 池输出和网络的设备。

(7)维护工作站:具有各种展示功能,对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进行维护。

(8)Modem池:电话通道采集电能量时使用。

(9)网络交换机:实现上述所有设备的网络互联的设备。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特点:

(1)准确性:系统在数据采集(关口电能表、电能采集装置)、传输(数据通道)、存储及计算(主站)、使用(用户工作站)等环节上均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可靠性:系统的数据作为电能量计量的依据,必须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任何情况下所有计量点的电能量数据都不能丢失,万一发生丢失也必须有弥补的手段。

(3)一致性:系统报送给各方电能量的数据必须是一致的,也就是电能量结算的依据应是唯一的。

(4)同时性:系统从不同关口电能表采集的数据都带有时标,要求使用GPS进行对时,保证不同电能量数据采集点时钟统一。

(5)及时性:为满足电网商业化运行中电能量统计、结算和考核周期的要求,系统数据的采集需要有一定的及时性,即在一个数据召唤周期内应能将所有数据传输一次。

(6)安全性:系统的数据作为电能量交易和结算的依据,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必须确保数据采集和处理中的原始电能量数据库不被修改或删除。因此,系统均不得修改原始数据库。数据不能脱离电能量计量系统提供的接口而直接在数据库中修改。

(7)开放性: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事实工业标准的设备及接口,提供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和开发环境,提供接入非主站系统制造厂的厂站端设备的硬件、软件接口。

(8)独立性:电能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功能各有侧重点,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9)先进性:系统应充分采用基于 B/S 模式,使全电网可以利用广域计算机网络从事高效率电力市场的电子交易。

(10)可发展性:系统能够随着计量对象的发展、业务的增加,把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分布配置、增加数据容量。系统的增容不引起数据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