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通过上游风轮向下游传播的途径及影响如图4-4所示,风力机安装在0处,X是风轮下游某点到风轮平面的轴向距离,R为风轮半径,风轮所扫掠的面积为Arot。完全遮挡时风轮的重叠面积Ashad等于X处下游风力机的风轮面积Arot。为了定量分析风电场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定义尾流系数cwake为式中,Pwake为考虑风电场尾流影响时风电场输出功率;Pwithout_wake为不考虑风电场尾流影响时风电场输出功率。......
2023-06-28
功率为1.5MW的风电机组风轮轴向推力系数CT如图4-12所示[14],可查询不同风速时风电机组的CT,根据求出不同风速时风力机轴向速度诱导因子a,进一步确定尾流速度和尾流半径。
图4-12 风电机组风轮轴向的推力系数CT的变化曲线
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建立AV尾流模型仿真计算,得出尾流区域Ⅰ和Ⅱ的尾流长度分别为风轮直径的2倍和3倍左右;而风电场内相邻风电机组间距离一般为风轮直径的5倍以上。因此,只需要对风力机远尾流区内尾流影响半径和尾流速度分布进行计算,研究风力机尾流影响。
由于在风力机功率计算公式中,输入风速是指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风速[5,11],因此下面研究轮毂高度处(r=0)风速。取风力机输入风速分别为6m/s、10m/s、15m/s,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计算,由式(4-24)、式(4-21)得到风力机尾流区域内尾流速度恢复率δ和尾流半径r3的变化如图4-13所示。图中,D为风轮直径,X为风轮下游某点到风轮平面的轴向距离。
从图4-13a中可以看出,远尾流区域内,在周围气流作用下,风速会逐渐恢复;风速的恢复值与离开风力机的距离有关,离风力机距离越远,风力机尾流区域内旋转轴上风速恢复率越大;并且与风力机的输入风速和推力系数有关。当X/D=16,风速分别为6m/s、10m/s、15m/s时,风力机尾流区域内旋转轴上风速恢复率已分别达到96%、97%和98.6%,尾流效应影响较小。因此,在风电场内,若两台风力机串列布置(串列布置是指下游风力机风轮旋转轴线与上游风力机风轮旋转轴线重合),风轮轴间距离大于等于16倍风轮直径时,可以忽略上游风力机对下游风力机尾流效应的影响。
图4-13 风力机尾流区域内旋转轴上风速恢复率δ和尾流半径r3的变化曲线
从图4-13b中可以看出,远尾流区域内,风力机的尾流半径与离开风力机的距离有关,离风力机距离越远,尾流半径越大;并且与风力机的输入风速和推力系数有关。当X/D=16,风速分别为6m/s、10m/s、15m/s时,风力机尾流半径分别为风轮半径的3.92、3.778和3.685倍。因此,在风电场内,若两台风力机并列布置(并列布置是指下游风力机风轮旋转轴线与上游风力机风轮旋转轴线平行),风轮轴间距离大于等于2.5倍风轮直径时,可以忽略上游风力机对下游风力机尾流效应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风轮直径为70m的风电机组尾流影响边界如下:
1)若两台风力机串列布置时,风轮轴间距离大于等于16倍风轮直径。
2)若两台风力机并列布置时,风轮轴间距离大于等于2.5倍风轮直径。
有关风电场建模技术及应用的文章
风通过上游风轮向下游传播的途径及影响如图4-4所示,风力机安装在0处,X是风轮下游某点到风轮平面的轴向距离,R为风轮半径,风轮所扫掠的面积为Arot。完全遮挡时风轮的重叠面积Ashad等于X处下游风力机的风轮面积Arot。为了定量分析风电场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定义尾流系数cwake为式中,Pwake为考虑风电场尾流影响时风电场输出功率;Pwithout_wake为不考虑风电场尾流影响时风电场输出功率。......
2023-06-28
图5-13 不考虑风电机组间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单机等效模型下面在风速波动和电网故障两种情况下,仿真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12,13]。风电场采用不考虑尾流效应的单机模型时,风电场向并网点提供的最大短路电流为0.43kA;而采用考虑风电场尾流效应等效模型时,风电场向并网点提供的最大短路电流为0.3kA。......
2023-06-28
AV尾流模型是在Abramovich射流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全场尾流模型。因此,利用射流理论建立的风力机AV尾流模型就忽略了受风速切向分量影响的气流的横向速度分量。下面分别对AV尾流模型各个区域的尾流特性进行分析。......
2023-06-28
风向变化时,风力机通过其偏航控制保持风轮对准风向,风力机的尾流区及其对下游风力机的影响发生变化。下面以如图4-6所示的两台风电机组WTi和WTk为例,研究风向变化对风力机间尾流效应的影响[11]。综上所述,风向变化时风力机间尾流影响发生变化,因此建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模型时,应考虑风电场内风电机组排列布置、风速、风向。......
2023-06-28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机风能捕获的过程直接决定了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能利用效率。三叶片风力机叶尖速率比的典型值为8~10。定桨距风力机的优点是控制较为简单,其缺点是叶片结构复杂、笨重、整体效率较低。变桨距风力机是另外一种风力机,其与定桨距风力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通过改变桨叶节距角来充分利用风能。图5-34 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C特性曲线......
2023-06-23
垂直轴机组如图8.1b所示,风力机风轮轴垂直于风向,其主要特点是可以从任意方向获取风能,不需要随风向调整风轮方向,噪声小,机舱位置低,结构简单,已成为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的首选。图8.1 风力发电系统2.定桨距和变桨距风力机1)定桨距风力机。改变桨距角可调整桨叶的受力和转动速度,在风速变化时使风力机输出功率较好地保持稳定。......
2023-06-19
在风电场并网研究中所关注的是风力机的尾流模型,有一维尾流模型和三维尾流模型[31]。自20世纪起,专家们建立了多种风力机一维尾流模型。目前在风电场并网研究中,很多专家采用Jensen尾流模型研究风力机的尾流特性[36-41]。图1-5 AV尾流模型图1-6 风电机组排列布置在风电场内,尾流效应造成风电场内每台风力机的输入风速不同,并且受风力机的风轮直径、推力系数、机组间的距离、周围环境及风速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42]。......
2023-06-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