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明式家具的审美与工艺

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明式家具的审美与工艺

【摘要】:明式家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一直被誉为我国古典家具史上的高峰。明式家具不事雕琢,充分发挥和展示了优质木材的质地、色泽和纹理的自然美。同时,明式家具的工艺精巧,显得格外隽秀、古雅、纯朴和大方。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以素朴、简洁著称,因此被后世誉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简练。

根据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明式家具在狭义上特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这一时期,无论从家具的数量还是艺术价值来看,都堪称古典家具的“黄金时代”。明代帝王家姓朱,朱即红色。而明代政权又起于南方,南方五行属火,崇尚农耕文化,人们喜欢太阳、丰收等灿烂意象。因此,明代皇家崇尚红色。“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漆器家具多数是剔红家具。至明末,吏治昏庸,文人士大夫阶层寄情于山水,生活观上崇尚自然,因此对黄花梨木材温润淡雅的质感和行云流水的纹理情有独钟。经典的明式家具造型简洁,工艺精湛,线条挺秀舒展,风格典雅端庄,极尽家具之美。

●黑檀嵌大红酸枝丨明式圆包圆如意翘头沙发十件套

此套沙发由一件三人座沙发、四件单人座沙发、两件茶几、两件花架和一件大茶几组成。均采用“圆包圆”造法,圆形的腿足被圆混面的裹腿枨、垛边所包裹,边抹倒棱做成混面。靠背板采用浅浮雕技法,饰以花鸟植物等祥瑞图案。沙发搭脑和扶手的两端出头,末端制作如意翘头样式,形似灵芝。牙板中挖鱼门洞,扶手牙子巧妙地雕成灵芝纹,使得整套家具充满了平安喜乐、长寿如意的美好寓意。

明式家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一直被誉为我国古典家具史上的高峰。明式家具结构科学榫卯精巧、造型简约、强调实用舒适和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体现了明快、清雅、古朴的艺术风格。明式家具不事雕琢,充分发挥和展示了优质木材的质地、色泽和纹理的自然美。同时,明式家具的工艺精巧,显得格外隽秀、古雅、纯朴和大方。

明代前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发达,文人、学士、商贾、官僚崇尚室内家具陈设。此外,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玩赏、收藏甚至参与设计家具,对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以素朴、简洁著称,因此被后世誉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精、巧、简、雅”四字。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榫卯结构,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这些名贵木材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代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了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大叶紫檀丨明式圆包圆长方形双用茶桌配圈椅及卷书椅

此套家具由一个卷书椅、三张素圈椅和一张圆包圆长方桌组成。桌面攒框装芯,边沿起拦水线,四腿间安裹腿罗锅枨,置两矮老,四面装绦环板,边饰简洁如意纹框,正面背面各一抽屉,把手作凹面如意头造型,圆腿直足。主座卷圈椅搭脑和靠背板攒框连做,搭脑呈卷书式高出椅圈之上,靠背板上部雕一团牡丹,下部壶门亮脚。椅盘下采用罗锅枨加双矮老的形式,管脚枨底下接素牙条。造型淳朴大方,简约而不失精致。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简练。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即可达到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风格清新,素雅端庄。雅,是一种文化,一种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风雅,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