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照明配光曲线:照明质量与眩光严重程度的关系

照明配光曲线:照明质量与眩光严重程度的关系

【摘要】:亮度与照度的关系近似为L=PE/π 配光曲线配光曲线是照明设备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概念。配光曲线是照明布局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照明质量和眩光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详见表8-2。

1.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电磁波。波长范围在(380~760)×10-9m的电磁波能使人眼产生光感,这部分电磁波称为可见光;波长大于760nm的红外、无线电波和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线、X射线都不能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全部可见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日光(白色光)。

2.相对光谱光效

光作为电磁波的一部分,是可以度量的。但经验和试验都证明,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眼中引起的光感是不同的。即使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辐射的能量一样,但看起来明亮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最敏感。波长离555nm越远,人眼对其感光的灵敏度越差。用来衡量电磁波所引起视觉能力的量,称为光谱光效能。任一波长的可见光光谱光效能与555nm可见光的光谱光效能之比,成为该波长的相对光谱光效能。

3.基本光学度量单位

(1)光通量

光通量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发射出使人产生光感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60nm)的能量称为光通量,常用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常用光源的光通量如表8-1所示。

8-1 常用光源的光通量

978-7-111-57207-7-Chapter08-105.jpg

(2)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表征光通量的空间密度,定义为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称为发光强度,简称光强,甩符号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d),即

I=dΦ/dω (8-37)

1cd=1lm/1sr

式中 Φ——光源在ω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光通量(lm);

ω——光源发光范围的立体角(sr)。

立体角定义为球体表面积为半径R2所对应的圆心角,球体表面积为4πR2,所以一个圆球有4π个立体角。

(3)照度

投射到某个被照物体表面上的光通量Φ与被照面的表面积S之比称为被照面的照度,用符号E表示,单位勒[克斯](lx)

E=dΦ/dS (8-38)

1lx=1lm/m2

一般人在0.1lx时能看见附近的东西。在满月时的地面照度为0.2lx,建筑和市政工程电气设计规范中都规定了最低的照度标准,如教室最低照度为75~100lx,一级公路最低平均照度标准一般为25lx。一般工作场所照度为200lx。人在2000lx看东西最清楚,不易疲劳。在晴朗的夏日,采光良好的室内平均为100~500lx。

(4)亮度

亮度是一个单元表面在某一方向上的光通密度,它等于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和此表面在该方向上的投影面积S之比,用L表示,单位为坎/2(cd/m2),表达式为

L=I/Scosθ (8-39)

有的国家用亮度作为建筑照明的规范标准。它与照度的区别是,亮度与材料的反光性能有关。对于均匀漫反射体来说,亮度与被照物体的反射系数ρ有关。水泥地面的反射系数为0.3~0.4,沥青路面的反射系数为0.1~0.12。亮度与照度的关系近似为

L=PE/π (8-40)

(5)配光曲线

配光曲线是照明设备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含义是:电光源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发光强度是不一定相同的,在极坐标图上标出各方位的发光强度值所连成的曲线就是配光曲线,图8-22所示是马路上常用的高压钠灯GGY—400的配光曲线。从配光曲线中可以看出灯泡A-B方向与C-D方向的光强变化不同,C-D方向即灯泡的两侧方向光强分布较宽。从配光曲线中还可以看出最大光强角度,该图C-D方向最大光强在60°处。不同灯具的配光曲线不同。配光曲线是照明布局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978-7-111-57207-7-Chapter08-106.jpg

图8-22 配光曲线

(6)光源发光效率

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Ф和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P的比值称为发光效率,简称光效,用符号η表示,单位是lm/W,即

η=Ф/P (8-41)

(7)灯具效率

灯具控照器发射光通量Ф1和灯具发出的光通量Ф2之比为灯具的效率,即

η12 (8-42)

从节能角度考虑,应选用高效率光源和高效率的灯具,低效光源和低效灯具一般只用于舞厅、装饰照明等特殊场合。

(8)眩光

克服眩光是照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眩光是光线照射,或视野内光线突然变化使人的眼睛的视觉功能骤然下降,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的现象称为眩光。照明质量和眩光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详见表8-2。

8-2 照明质量与眩光等级

978-7-111-57207-7-Chapter08-1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