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户合作博弈的策略与优劣分析

农户合作博弈的策略与优劣分析

【摘要】:博弈过程中,农户在合作中可以采取的选择行为我们称之为策略,假设在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中主要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策略。表5-1农户合作与否收益矩阵当农户A选择合作时,农户B在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合作也可以选择不合作。在重复多次博弈后,农户最终选择{不合作,不合作}作为博弈均衡结果。

农民做出是否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选择,主要是以个体理性为基础,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集体利益,造成集体和个体的冲突和矛盾,使得农户陷入难以合作的窘境。

博弈过程中,农户在合作中可以采取的选择行为我们称之为策略,假设在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中主要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策略。在多个农户博弈中,全部农户的策略集合到一起,我们称之为策略组合,在不同的策略组合条件下,农户获得的最终收益有所差异。受到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农户行为选择的原则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是在比较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假设有AB两个农户,他们都有两个选择:合作和不合作。如果A和B都选择合作,那么分别得到的收益为3,如果一个人合作另外一个人不合作,则合作农户虽能享受收益,但因被搭便车而遭受损失,故收益为1,非合作农户因搭便车获得收益为得到的收益为2,两个人都不合作则农户无法享受到小型水利设施带来的利益,故收益都为0,则最终形成的博弈矩阵如表5-1。

表5-1 农户合作与否收益矩阵

当农户A选择合作时,农户B在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合作也可以选择不合作。在重复多次博弈后,农户最终选择{不合作,不合作}作为博弈均衡结果。这是因为尽管合作能够创造共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户都是从私人理性角度出发,追求短期的收益最大化,理性决策未能产生帕累托改进的激励,最终造成了合作难以形成,导致集体行动困境,难以缓解小型水利设施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农户多而分散、组织性差、缺乏“有选择性激励”动力机制,增加合作组织构建的成本,制约合作行为。因此,需要引入外界变量,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由非合作逐渐转向合作,降低合作成本,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达到小型水利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