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户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和发展

农户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和发展

【摘要】: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形式有信任、网络、规范、权威关系等。社会资源仅仅与社会网络相联系,而社会资本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世界银行则认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是规则、关系、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公民精神及公民参与所体现的就是社会资本。因此,农户社会资本实际上是由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组成的统一体。社会资本形成离不开农户参与,因此,定义社会参与为农户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程度。

社会资本是社会学经济学交叉的跨学科领域,理论界对社会资本内涵界定存在差异,厘清现有社会资本的概念,把握社会资本的内涵是研究社会资本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资本最早由Hanifan(1916)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组成社会单元的群体和家庭中的善意、同胞感、同情心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个人或家庭通过利用这些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需求和利益。Hanifan主要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了社会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是个人和家庭构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具有获取资源、满足需求的特征。最先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经济学分析中的是Loury(1977),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促进或帮助获得市场中有价值的技能或特点的人之间自然产生的社会关系”。Loury的定义和Hanifan的定义都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成员是关系网络中的受益者,但Loury限定了社会关系中成员的内涵,突出指出这种关系成员是具有某种禀赋的。法国学者布迪厄(Bourdieu,1997)则认为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关系网络,网络内的成员就资源进行交换和控制。科尔曼(1990)认为社会资本的形式有信任、网络、规范、权威关系等。林南(2001)从社会资源角度扩展了社会资本的定义,指出社会资本是嵌入到一定网络结构中的资本。社会资源仅仅与社会网络相联系,而社会资本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福山(Fukuyama,1998)从社区角度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社区的传统建立起来的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价值观念和规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1)从整个世界范围出发,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共享、规范和网络的集合。世界银行(1998)则认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是规则、关系、态度和价值观。Burt(2000)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Putnum(1993)提出公民参与网络,认为由于一个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人们容易相互熟知并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社区,组成紧密的公民参与网络。这一网络通过各种方式对破坏人们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进行惩罚而得到加强。这种公民精神及公民参与所体现的就是社会资本。

尽管国外学者对社会资本内涵把握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着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展开,根本上,学术界专家一致认为社会资本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一定的关系网络为运作基础,网络结构中的每个人根据占有资源情况各自拥有自己的场域和位置。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看,社会资本关系网络成员彼此间频繁的交流、接触和互动产生了信任,这种信任生成了声望和制约关系,从而能够使网络成员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可见,网络资源是社会资本的运作基础,信任、声望和参与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因此,农户社会资本实际上是由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组成的统一体。农户的社会网络是指农户存在于一定的网络模型中,每个农户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拥有自己的场域和位置,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目的连接在一起。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元素,是在人们频繁交往中形成的,指的是农户对周围人和组织的信任程度。基于农户长期形成的信任关系,农户内部容易达成一致,有利于提高目标实现的效率。网络成员交往过程中,能够形成权威关系,对资源具有控制权。这种权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声望,在人际关系的网络节点中,由于人们各自占有资源,在他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的信任产生对权威人士的崇拜和认可,有些农户会利用这种权威关系,优先占有和控制资源。同时还可以借助这种资源动用能力实现互惠。社会资本形成离不开农户参与,因此,定义社会参与为农户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参与能够创造民主自治的环境,充分表达其利益需求,增强农户间的共同价值观念。在社区认同的规范下,人们选择作为局内人参与到网络活动中来,充分利用获取信息的优势和网络信任的优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