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平面磨削的形式和特点

平面磨削的形式和特点

【摘要】:立轴的平面磨床均属这种形式,如图13-1c和图13-1d所示。端面磨削的特点 在立轴平面磨床上,用筒形砂轮端面磨削时,机床的功率较大,砂轮主轴主要承受轴向力,因此弯曲变形小,刚性好,可选用较大的磨削用量。2)磨削时供应充足的切削液。3)采用镶块砂轮磨削。

1.平面磨削的形式

(1)周边磨削 周边磨削又称圆周磨削,是用砂轮的圆周面进行磨削。卧轴平面磨床均属这种形式,如图13-1a和图13-1b所示。在刀具磨床上磨削小平面或沟槽底平面,也是周边磨削。

(2)端面磨削 用砂轮的端面进行磨削。立轴的平面磨床均属这种形式,如图13-1c和图13-1d所示。在磨削台阶轴或台阶孔端面时,采用的也是端面磨削,在刀具磨床上磨削槽侧,也是端面磨削。大尺寸圆盘的端面,也可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用转动头架的方法进行端面磨削。

(3)周边-端面磨削 同时用砂轮的圆周面和端面进行磨削,如图13-1e所示。磨削台阶面时,若台阶不深,可在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上用砂轮进行周边-端面磨削。小尺寸的台阶面或沟槽,其底面和侧面,也可在刀具磨床上进行周边-端面磨削。

2.平面磨削的特点

平面磨削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各不相同。

(1)周边磨削的特点 用砂轮的圆周面磨削平面时,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较小,磨削时的冷却和排屑条件较好,产生的磨削力和磨削热也较小,因此能减少工件受热所产生的变形,有利于提高工件的磨削精度。适用于精磨各种工件的平面,平面度误差能控制在0.01~0.02mm/1000mm,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0.8~0.2μm。但由于磨削时要用间断的横向进给来完成整个工件表面的磨削,故生产效率较低。

(2)端面磨削的特点 在立轴平面磨床上,用筒形砂轮端面磨削时,机床的功率较大,砂轮主轴主要承受轴向力,因此弯曲变形小,刚性好,可选用较大的磨削用量。由于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同时参与磨削的磨粒多,故生产效率较高。但磨削过程中发热量较大,切削液不易直接浇注到磨削区,排屑较困难,因此工件容易产生热变形和烧伤。只适用于磨削精度不高且形状简单的工件。

为了改善端面磨削加工的质量,通常可采用以下措施:

1)选用粒度较大、硬度较低的树脂结合剂砂轮。

2)磨削时供应充足的切削液。

3)采用镶块砂轮磨削。镶块砂轮如图13-2所示,它由几块扇形砂瓦组成,用螺钉、楔块等固定在金属法兰盘上。磨削时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减小,改善了排屑与冷却条件,砂轮不易堵塞,且可更换砂瓦,砂轮使用寿命长。但是镶块砂轮是间断磨削,磨削时易产生振动,故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大。

4)将砂轮端面修成内锥形或者使磨头倾斜一微小的角度α,以减小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改善散热条件,如图13-3所示。但磨头倾斜后磨出的平面略呈凹形,其凹值A可按下式计算

978-7-111-47677-1-Chapter13-2.jpg

式中 N——砂轮与工件在x-x方向接触长度(mm);

B——磨削表面宽度(mm);

D0——砂轮直径(mm);

α——磨头倾斜角度(°);

A——中凹值(mm)。

从上式可以看出,磨头偏斜角α和磨削表面宽度B增大时,中凹值可能增加;砂轮直径增大时,中凹值减小。

978-7-111-47677-1-Chapter13-3.jpg

图13-2 镶块砂轮

1—镶块 2—螺钉 3—平衡块 4—砂瓦 5—法兰盘

978-7-111-47677-1-Chapter13-4.jpg

图13-3 磨头偏斜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由此可知,磨头偏斜对磨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影响很大,所以精磨时必须使磨头轴线与工作台面相互垂直,以保证加工平面的平面度要求。粗磨时,磨头的偏斜角一般不要超过30′。

(3)周边-端面磨削的特点 周边-端面磨削最终须使轮的圆周面与端面同时与工件表面接触,磨削条件较差,产生的磨削热较大,所以磨削用量不宜过大。在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上磨台阶面时,通常先用周边磨削法磨削出水平面。在接近台阶面处调整控制好磨头和工作台行程挡铁,使砂轮不与台阶端碰撞,同时需将砂轮端面修成内凹形,用手摇工作台纵向进给手轮,缓慢均匀地进给磨削。观察端面磨削的火花,控制好进给量。在精磨时,适当增加光磨时间,以保证周边-端面磨削的精度。磨削时注意供应充足的切削液进行冷却。如果工件有一定批量,可选用粒度较大、硬度较软的树脂结合剂砂轮。在刀具磨床上进行周边-端面磨削时,因为多用干磨,所以选用弹性较好的树脂结合剂砂轮或橡胶结合剂砂轮,可避免烧伤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