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避免触电技术措施的分析介绍

避免触电技术措施的分析介绍

【摘要】:触电事故往往无任何预兆,而且短时间内造成的后果严重。对于不同种类的触电事故,应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在系统和设备装有防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情况下,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绝缘油漆做耐压强度及其他测试。遮拦可防止无意或有意触及带电体

触电事故往往无任何预兆,而且短时间内造成的后果严重。因此,对于触电事故要特别注意预防为主。电气事故不能完全杜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设备缺陷外,还有由于有关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没有严格执行,结果造成电气事故,甚至触电伤亡。所以,必须对电气安全做到思想重视,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操作,提高电气安全的专业水平,预防与杜绝电气事故,防止人身触电。

触电包括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直接触电是指直接触及或过分接近正常运行的带电体;间接触电是指触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带电的金属导体(电动机变压器外壳)。对于不同种类的触电事故,应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1.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也称为特低电压或安全超低电压。其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V、直流不超过120V。其电源装置及回路配置均应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电压值等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的乘积。

(1)人体允许电流 在摆脱电流范围内,人被电击以后,能自主摆脱带电体,解除触电危险。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做是人体允许电流。男性最小允许电流为9mA,女性的最小允许电流为6mA。在系统和设备装有防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情况下,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

(2)人体阻抗及其测定 人体触电时,当接触的电压一定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就决定于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也就越危险。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见表10-17。

表10-17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978-7-111-47677-1-Chapter10-44.jpg

(3)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制定安全措施的依据,安全电压决定于人体允许的电流和人体电阻。一般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6V为安全电压。手持电动工具可采用42V安全电压;无特殊防护的局部照明灯可以采用36V或24V的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等特别危险的携带式照明灯可以根据危险程度采用12V安全电压。(4)电源及回路配置 应用安全电压应在电源及回路配置方面符合要求。

978-7-111-47677-1-Chapter10-45.jpg

图10-25 安全隔离变压器接线图

1)安全电源。一般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电源,其接线图如图10-25所示。

这种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之间有良好的绝缘,其间还可以用接地的屏蔽隔离开来。其带电部分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7MΩ,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MΩ。除隔离变压器外,具有同等隔离能力的发电机蓄电池电子装置均可做成安全电源。

2)回路配置。安全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必须与较高电压的回路保持电气隔离,并不得与大地、保护零线或其他电气回路连接。

3)插销座。安全电压插销座不应带有接零(地)插头或插孔,不得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插错。

4)短路保护。为了防止短路事故,一次侧、二次侧均应安装熔断器。

(5)功能特低电压 如果电压值与安全电压值相符,而由于功能上的原因,电源回路配置不符合安全电压的要求,则称之为功能特低电压,其补充要求如下。

1)直接电击防护。装设必要的屏护装置或加强设备的绝缘。

2)间接电击防护。当该电路同一次侧保护零(地)线连接时,一次侧应装设防触电的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如该回路仅一点接地,则无需采用补充安全措施。

2.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该绝缘物只有在遭到破坏时才能除去。电工绝缘材

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7Ω·mm2/m以上。

(1)绝缘损坏

1)击穿。绝缘物在强电场等因素作用下失去绝缘性能的现象叫做击穿。气体击穿后能自己恢复绝缘性能;液体击穿后能基本上恢复或一定程度的恢复绝缘性能;固体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

2)损伤。绝缘物在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及机械因素作用下会受到损伤而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性能。

3)老化。绝缘物在热、电等因素作用下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将逐渐劣化,这一现象称绝缘老化。

(2)绝缘指标

1)绝缘电阻。足够的绝缘电阻能把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定。测量时必须停电进行。

低压线路和低压设备、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运行中的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在潮湿环境运行的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500Ω。控制线路一般不低于1MΩ;潮湿环境的可降低为0.5MΩ。

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2500MΩ。其中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MΩ。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绝缘油漆做耐压强度及其他测试。高压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1MΩ;转子绝缘电阻每千伏工作电压不应低于0.5MΩ。FS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500MΩ。

2)吸收比。吸收比是从开始测量起第60s的绝缘电阻与第15s的绝缘电阻的比值。吸收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受潮后,充电过程变快,吸收比趋近于1;10~30℃时,35V以下的变压器的吸收比不应低于1.2;1000V以上的电动机的吸收比不应低于1.2。

(3)耐压强度 耐压试验是检电器设备承受过电压能力的试验。主要包括工作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和冲击电压试验。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熔断器、电容器等在投入运行前应作工频耐压试验;油浸电力电缆应作直流耐压试验;电工安全用具应根据规定定期作工频耐压试验;阀型避雷器必要时应作工频放电电压试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应在杯中用标准电极作耐压强度试验等。

(4)漏电电流 漏电电流是设备在外高电压作用下经绝缘部分泄漏的电流。因为外加电压较高,而且电压稳定,所以泄漏电流试验容易发现绝缘硬伤、脆裂等内部缺陷。泄露电流试验一般只对某些安全要求较高的设备,如某些电工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某些日用电器和电动工具、某些高压设备(阀型避雷器、电力电缆、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等)才有必要按规定进行。

(5)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试验是测量绝缘介质损耗的正切值tanδ。当绝缘老化、轻微受潮或有局部缺陷时,虽说总的泄漏电流增加很少,但产生介质损耗的有功电流明显增加,故介质损耗角δ及其正切值tanδ明显增加。因此测量tanδ能比较准确地检查绝缘质量。

3.屏护

屏护是借用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屏护装置包括遮拦和障碍。遮拦可防止无意或有意触及带电体,障碍只能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屏护装置还可以防止电弧烧伤和弧光短路事故,有利于安全操作等。

4.间距

间距是将带电体置于所及范围之外的安全措施。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间距可以用来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间距还有利于检修安全和防止电气火灾及各种短路事故。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以及安装方式等因素。

(1)变压器间距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其外壳与变压器四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表10-18所列的数值。室外安装的变压器,其外廓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m,外廊与围栏或建筑物之间不应小于0.8m。室内配电箱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一般为1.3m。

表10-18 变压器外廊与变压器四壁的最小距离

978-7-111-47677-1-Chapter10-46.jpg

(2)配电装置通道 电压配电装置正面通道宽度在配电装置单列布置时不小于1.5m;配电装置双列布置时宽度不小于2m。低压配电装置背面通道应符合:

1)宽度一般不小于1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2)通道内高度低于2.3m,无遮拦裸导电部分与对面墙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1m,而与对面其他裸导电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3)通道上方裸导电部分的高度低于2.3m时应加遮拦,加遮拦后通道高度不应小于1.5m。

高压配电装置宜与电压配电装置分室装设。在同一室内单列布置时,高压开关柜与电压配电盘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配电长度超过6m时,盘后应有两个通向本室或其他房间的出口,且其间距离必应超过1.5m。

(3)用电设备间距 用电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间距的要求。车间电压配电盘底口距离地面高度,暗装的为1.4m,明装的为1.2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离地面高度可取1.8m。常用开关设备安装高度为1.3~1.5m。为了便于操作,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持150mm的距离。墙用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m。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为1.3~1.5m,暗装的可取0.2~0.3m。

(4)检修间距 为防止人体接近带电体,必须保持足够的检修间距。在低压操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等与带电体距离不应小于0.1m。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或其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10kV及以下不应小于0.7m;20~35kV不应小于1.0m。当不足上述距离时,应装设临时遮拦,并符合下列要求:10kV及以下,不小于0.4m;35kV时,不应小于0.6m。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携带工具等与临时带电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小于下列数值:10kV及以下,不小于1.0m;35kV时,不小于2.5m。不足上述距离时,邻近的线路应当停电。用水冲洗时,小型喷嘴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0kV及以下,距离不小于0.4m;22~44kV时,不小于0.5m。工作中使用喷灯或气焊时,火焰不得喷向带电体。火焰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下列数值:10kV及以下,不小于1.5m;35kV时不小于3m。

5.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器又称为漏电保安器或剩余电流断路器,是一种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装置。设备漏电时发生两种异常现象:一是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出现对地电压;二是系统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零序电流。漏电保护装置就是通过检测机构获取这两种异常信号,经过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换电源。

按照所取信号的种类和动作特性,漏电保护装置可分为电压型、零序电流型、漏电电流型。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由于工作性能差,精度低,已被淘汰。漏电电流型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目前最为常用,选择时应根据需要适当考虑灵敏度。为避免误动作,保护装置的不动作电流不宜低于动作电流的二分之一。动作时间主要决定于保护装置的延时特性,根据延时特性的长短可分为:快速型(不超过0.01s)、定时型(0.1~2s)、反时限型(动作时间不超过1s,4.4倍动作电流时不超过0.05s)。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的装置,其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超过30mA·s。

6.正确使用电器安全用具

电气安全用具是用来防止电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触电、电弧灼伤、高空摔跌等事故的重要工具。电气安全用具分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绝缘安全用具如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垫、绝缘站台等。其中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的绝缘强度能长期承受工作电压,并能在该电压等级产生的过电压下保护人身安全;而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绝缘站台等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不能承受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工作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保护作用,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并不能直接接触高压电气设备和带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