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摘要】:为了获得这些软弱结构面的抗渗强度,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多种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经综合分析后得到的软弱结构面抗渗强度指标为:坝基岩体层间夹层的临界水力梯度为5.35,破坏水力梯度为33.79;挤压破碎带临界水力梯度为15.91,破坏水力梯度为48.66。因此,从工程安全及经济性角度综合出发,左非3坝基软弱夹层抗渗透变形破坏的水力梯度确定为30.0。

向家坝坝基可能产生渗透变形的潜在软弱结构面主要有左岸挤压带、挠曲核部破碎带和软弱夹层。左非3坝段坝基涉及的软弱结构面有左岸挤压带和软弱夹层两类结构面。为了获得这些软弱结构面的抗渗强度,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多种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经综合分析后得到的软弱结构面抗渗强度指标为:坝基岩体层间夹层的临界水力梯度为5.35,破坏水力梯度为33.79;挤压破碎带临界水力梯度为15.91,破坏水力梯度为48.66。大量数值分析表明,排水孔壁附近的水力梯度往往大于破碎岩体或夹层渗透变形的临界水力梯度。向家坝坝基排水孔在初期也出现了涌水浑浊现象,后期涌水变清澈。这表明排水孔附近局部范围产生了渗透变形现象,但排水孔附近并未产生渗透破坏现象。因此,严格控制坝基不产生轻微的渗透变形现象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控制坝基不产生渗透破坏。因此,从工程安全及经济性角度综合出发,左非3坝基软弱夹层抗渗透变形破坏的水力梯度确定为30.0。在此基础上,取安全系数2,即控制水力梯度为15.0,并以此作为坝基排水孔出水量控制的依据。

按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05)的规定,左非3坝基扬压力分布见图8.3。坝基扬压力合力设计值为49364.43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