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多孔介质在内、外应力作用下产生压缩或膨胀变形,这种变形特性可以采用压缩系数来进行描述。岩石有效压缩系数的定义为单位孔隙压力(内应力)变化所引起的孔隙体积的相对变化,其表达式为式(2.1)等价于孔隙压缩系数式中:φ是岩石孔隙度。由此可见,cbc和cbp是有关整体体积的压缩系数;cpc和cpp是有关孔隙体积的压缩系数。式中负号是为了保证压缩系数的数值为正。......
2023-06-28
多相孔隙介质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都将产生一定的变形。比奥(1941)在逆弹性关系基础上考虑孔隙介质中孔隙压力对骨架体系的影响,给出了孔隙介质的弹性变形表达式为
式中:H为附加系数。
为了确定附加系数H,比奥通过对土壤柱进行载荷分析,得出了土壤体积变化与内应力(孔隙压力p)之间的关系式
式(2.13)表明,系数1/H是静水压力改变时土壤的压缩系数。根据压缩系数的定义,有
当孔隙中流体压力从p0增加到p时,如果孔隙介质(岩石)在宏观上是各向同性的,则孔隙介质在3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拉伸变形)是相等的,并在线弹性范围内不会引起任何剪应变。
根据压缩系数的定义式,当围压不变时,孔隙中流体压力增加所引起的整体体积应变为cbp(p-p0)。对选定的特征研究单元,各个方向上的宏观纵向应变与压力增量的关系必定为cbp/3,故饱和孔隙介质的纵向应变应加上孔隙压力引起的变形cbp(p-p0)/3,即
由式(2.8)可知,cbp=α/K(K为多孔介质骨架的体积模量),代入式(2.15)得到
对式(2.16)进行逆变换,得到饱和多孔介质太沙基-比奥弹性本构关系为
式(2.17)中应力符号规定为拉正压负,孔压符号为负。孔隙中的流体压力对固体基质引起的应变为(p-p0)δij/3Kr,其中Kr是固体颗粒的体积模量。考虑固体基质变形后,多孔介质体总应变应为宏观应变与流体压力对固体颗粒引起的应变代数和,即
式中:为有效应力。
求解式(2.18)得到
式(2.19)与式(2.17)相同。对式(2.16)取迹,得到
注意到pc=tr(σ)/3,εv=tr(ε),于是有
式中:pc和pp分别为围压和孔压;K为固体骨架的宏观体积模量;α为比奥系数。
有关工程渗流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文章
饱和多孔介质在内、外应力作用下产生压缩或膨胀变形,这种变形特性可以采用压缩系数来进行描述。岩石有效压缩系数的定义为单位孔隙压力(内应力)变化所引起的孔隙体积的相对变化,其表达式为式(2.1)等价于孔隙压缩系数式中:φ是岩石孔隙度。由此可见,cbc和cbp是有关整体体积的压缩系数;cpc和cpp是有关孔隙体积的压缩系数。式中负号是为了保证压缩系数的数值为正。......
2023-06-28
取多孔连续介质微元体,不考虑初始应力,假设温度T0均匀分布。假设微元体在变温作用下的变形服从线性假设,则变温引起的应变为式中:βij为热膨胀系数张量,它是一个二阶对称张量。如果多孔连续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则有βij=βδij,其中β为线性热膨胀系数,于是变温引起的应变为式右边取负号是为了应变取正值。若αT1,则不必预先或同时计算应变才能计算温度场,即可以不考虑多孔介质体变形对温度场的影响。......
2023-06-28
考虑温度影响条件下,流体密度ρf、固体密度ρs、孔隙度φ和渗透率张量κ与状态变量p、T有关。各系数定义为在式中,由于假定孔隙介质为小变形,所以忽略了应力和变形对孔隙度φ的影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应力或应变对孔隙度的影响应该予以考虑。式只是孔隙介质渗透率变化众多修正表达式中的一种。......
2023-06-28
不同功能的涂层对孔隙率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涂层孔隙率多寡的评价依赖于涂层的功能。检测涂层孔隙率的方法很多。经过5~10min后,直接观察膏层上的有色斑点,按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计数斑点数量,确定孔隙率。......
2023-06-18
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变质气孔、植物组织孔、胶体收缩孔、层间孔等煤岩的孔隙结构类型。表4-2煤孔隙的孔径结构分类图4-1煤的孔隙分布图图4-2煤的孔隙分布图图4-3煤的孔隙分布图图4-4煤的孔隙分布图从煤岩样品的微观结构图中可以观察到煤基质中孔隙的基本情况。气孔的发育程度与煤的变质程度、显微组分的平面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即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和镜质体含量的增高,气孔发育程度也相应增加。......
2023-11-18
孔隙度反映了岩石中孔隙发育的程度,表征了储层储集流体的能力。储层的孔隙度越大,能容纳流体的数量就越多,储集性就越好。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多种,但由于前面提到的煤层的特殊结构及化学组成,遇到水容易发生膨胀而受到伤害,所以采用煤油饱和来计算煤层的孔隙度。表4-3测定煤岩孔隙度的原始实验数据......
2023-11-18
土体与岩石(体)不同,其地质缺陷主要表现为孔隙上,而不是岩石(体)多表现为褶皱、断层、节理、裂隙、软弱破碎带及泥化夹层诸方面。为此,土体在其结构上是相对均匀的孔隙介质,当灌浆浆液灌入土体内时,将形成空间对称液流。研究表明,土体孔隙灌浆渗流主要以层流形式较为合理,并且多为三维空间扩展。......
2023-11-04
双重介质模型最早是由Barenblatt提出的,他把含裂缝储层简化作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两套空隙结构。在Barenblatt提出的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均匀分布在渗流区域中,构成双重连续介质系统。两种介质系统通过流体窜流项交换联系。双重介质是包含孔隙空间的岩块和隔开岩块的裂缝系统共同构成,一般称岩块为基质块。基质系统仅仅和裂缝系统发生流动,但最终由裂缝系统将油传导至井筒。......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