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等强匹配与组别和名义强度的关联性

等强匹配与组别和名义强度的关联性

【摘要】:1)把“等强匹配”理解为母材的强度级别与焊材的强度级别相等或相近,这是错误的。而“等强匹配”要求的则是母材的抗拉强度与焊材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相等或接近。由于我国相关标准只规定最低的抗拉强度,实际焊条的强度比焊条的名义强度高得多。若此时选用与母材抗拉强度相等或相近的焊条,会使焊缝的强度高于母材的强度,韧性下降,影响焊接质量,这对于组织致密度较差的铸钢件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低合金钢来说,一般采用“等强匹配”来选用焊材(焊条或焊丝),即选用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等级相等或相近的焊材。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理解不正确的,容易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

1)把“等强匹配”理解为母材的强度级别与焊材的强度级别相等或相近,这是错误的。因为焊条的强度级别是根据焊条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来确定的,如焊条E5015的强度级别是为500MPa,而钢结构设计的强度级别则是根据屈服强度来确定的,如Q345钢就是屈服强度345MPa级的低合金钢,而其抗拉强度则达到510MPa。两者的定级强度不同。而“等强匹配”要求的则是母材的抗拉强度与焊材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相等或接近。

2)焊条的名义强度与实际强度不一致。由于我国相关标准只规定最低的抗拉强度(名义强度),实际焊条的强度比焊条的名义强度高得多。若此时选用与母材抗拉强度相等或相近(名义强度)的焊条,会使焊缝的强度高于母材的强度,韧性下降,影响焊接质量,这对于组织致密度较差的铸钢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这种在这种情况下,可选用比母材抗拉强度相对应低一级的焊条。对于结构复杂、刚性大的铸钢件,为了防止焊接或补焊区裂纹,可选用“低强匹配”的焊材来焊接或补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