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焊接与补焊质量控制与检验

焊接与补焊质量控制与检验

【摘要】:焊接或补焊质量控制及检验的实施是铸钢件焊接或补焊质量的可靠保证,为了保证铸钢产品的焊接或补焊质量,企业必须建立起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焊接或补焊质量加以严格控制,确保铸钢产品的焊接或补焊工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焊接或补焊质量控制及检验的实施是铸钢件焊接或补焊质量的可靠保证,为了保证铸钢产品的焊接或补焊质量,企业必须建立起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焊接或补焊质量加以严格控制,确保铸钢产品的焊接或补焊工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焊接或补焊质量控制和检验工作要贯彻到整个焊接或补焊生产的全过程,按过程区分为焊接前检验、焊接中检验和焊接后检验。焊接或补焊质量控制是指铸钢件在焊前或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焊接或补焊质量检验是指焊后对焊缝外观尺寸、形状的检查,焊后或去应力处理后铸钢件整体尺寸检查,以及焊接区或补焊区最终MT、PT、UT或RT等无损检测,同时对补焊区有硬度要求的还要求进行硬度测试检查。

1.焊前检查

对铸钢件的焊前检查,主要是坡口和预热温度的检查,检查要点如下:

1)焊接或补焊坡口的尺寸和形状是否合适并符合要求。主要是对加工坡口的角度进行检查,比如铸钢接管对接焊、铸钢件与铸钢件组焊等要求的坡口角度,以及铸钢件较大缺陷的补焊坡口角度;铸钢件补焊坡口形状也要检查,一般为U形坡口,坡口要求圆滑过渡,没有尖棱角现象。

2)检查焊接或补焊坡口及附近有无缩孔、疏松、夹渣、裂纹等缺陷,可用无损检测方法来判定。如果有缺陷,焊前一定要消除干净,使坡口处于良好状态。

3)坡口表面状态和坡口洁净度。坡口是否清理打磨干净主要是检查坡口表面的渗碳层、氧化渣是否打磨干净,要求露出原金属光泽;坡口表面的洁净度也要检查,特别是坡口表面的污垢、PT检测后的残留物等必须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丙酮或火焰清理。

4)预热温度和范围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预热及预热温度是否合适,要按照工艺要求的预热方法和温度以及温度范围要求进行测温检查。

5)焊工资格检查。主要是焊工是否按要求持证操作。

2.焊接或补焊中检查

焊接或补焊中检查,主要是焊接或补焊工艺条件及施焊情况的检查,检查要点如下:

1)焊接或补焊过程补焊区的温度、层间温度和保温范围,要按照工艺要求的温度以及温度范围对补焊区及层间温度进行测温检查。

2)对深坡口要着重打底层和过渡层的焊缝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磁粉(干粉)或渗透检测。

3)每施焊一次,就要检查焊缝的焊渣是否清理干净。

4)检查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方法、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气体流量、焊材牌号和直径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常。

5)检查焊接材料是否有误,焊条是否按要求烘干并放置在专用保温筒内。

6)对工艺中要求进行锤击的焊缝,每层或每道焊缝是否进行锤击。

7)焊接中各层焊道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3.焊后检查

焊后检查主要是外观尺寸、无损检测、焊后处理等,检查要点如下:

1)检查焊缝外观尺寸、形状(包括焊缝外形尺寸、表面平整度、补焊区有无表面缺陷、焊缝成形等)。

2)对焊后铸钢件整体的尺寸进行检查。

3)对最易发生问题的焊缝和重要的关键性的焊缝以及铸钢件设计图样、标准、技术协议等有要求的部位,补焊后要按要求分别用MT、PT、UT、RT对焊接区进行检测。

4)后热制度及后热情况的检查。对焊后需要保温或有后热处理要求的进行跟踪检查执行情况。

5)焊后热处理及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