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燃油喷射量和喷射时刻的重要性

燃油喷射量和喷射时刻的重要性

【摘要】:柴油燃油压缩为很高的压力,这会影响燃油喷射量,因此这在喷射调节系统中成为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燃油喷射量的改变会带来废气排放量和输出功率的变化。在传统的直列式和分配式燃油喷射系统中,喷射时间以输送时间为依据决定。

1.燃油喷射量

电控柴油机的正确性就在于燃油喷射量和多次燃油喷射控制。输出功率为75kW、燃油消耗率为200g/(kW·h)的发动机,在全负荷状态所喷射的燃油量为75×0.2=15kg/h。四冲程4气缸发动机在2400r/min的转速状态下,1小时喷射288800次。由此可知,1次喷射燃油量为59mL,在怠速状态运行时,比此量更小的1次喷射燃油量为5mL,预喷射燃油量仅为1mL,因而有望能进行更加精密的控制。因此,如果燃油喷射量微量偏离也能对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和废气排放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978-7-111-51380-3-Chapter06-47.jpg

图6-29 电控式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

燃油喷射系统不仅在所有的运行条件下,能在正确的时间供给精确量的燃油,而且能在多气缸发动机中向各气缸供给相同量的燃油。电控柴油机控制模块(ECM)能计算并控制各气缸需要的精确并相同的喷油量,以实现稳定的运行。气缸做功过程所需的燃油质量流量978-7-111-51380-3-Chapter06-48.jpg可以计算为

978-7-111-51380-3-Chapter06-49.jpg

式中,978-7-111-51380-3-Chapter06-50.jpg为发动机输出功率;be为燃油消耗量g/(kW·h);n(r/min)为发动机转速;Z为发动机的气缸数。

燃油喷射质量流量率所对应的体积流量率Vf(mL/行程)可以计算为

978-7-111-51380-3-Chapter06-51.jpg

式中,ρ(mg/mm3)为燃油的密度,是温度的函数。从式6.11可以得知,当燃油消耗率be一定时(即效率一定,η~1/be),发动机的输出功率978-7-111-51380-3-Chapter06-52.jpg与燃油量流量率978-7-111-51380-3-Chapter06-53.jpg成正比。

燃油喷射系统所喷射的燃油量会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

喷油器的燃油喷孔面积。

②喷射时间。

③喷射压力与燃烧室内压力差的实时变化。

④燃油密度。

柴油燃油压缩为很高的压力,这会影响燃油喷射量,因此这在喷射调节系统中成为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燃油喷射量的改变会带来废气排放量和输出功率的变化。电控调速器(或电控喷油器)的使用,可以实现所需燃油量高精度输送。

2.喷射时间和输送时间

(1)喷射时间 燃油的喷射时间表示空气燃油混合气开始燃烧的始点,从这一点上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燃油消耗率、废气的排放、噪声等方面。这表示喷射时间是发动机性能最佳化的重要因素。

喷射时间以燃油从喷油器进入燃烧室内的时间相对于上止点的曲轴角度表示。电控柴油机如同汽油机的点火时间,把随运行条件的最佳喷射时间进行模型化并进行控制。另外,也能进行多次喷射相对应的喷射时间控制,以此大幅度改善燃油消耗量和废气的排放。

①基本喷射时间。柴油机数据模型中,低燃油消耗的最佳喷射位置是上止点前(TDC)0~8℃A范围。为了满足废气排放法规,基本喷射时间见表6-5。

表6-5 喷射时间

978-7-111-51380-3-Chapter06-54.jpg

注:IDI发动机是没有配置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商用车用发动机。

②喷射时间提前、延迟。发动机根据运行条件满足废气排放法规,把喷射时间从基本喷射时间提前或延迟。如,发动机冷起动时,为了最小化HC的排放量,乘用车、商用车均把喷射时间提前3~10℃A,在全负荷状态为了最小化NOx的排放量,延迟喷射时间。如图6-30所示为没有配备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商用车柴油机,随喷射时间提前和延迟的NOx和HC排放量的比较。如图6-30所示,当喷射时间提前时,燃烧室内温度上升,NOx的排放量增加,HC的排放量降低。

在无负荷条件下,当喷射时间延迟时,会导致不完全燃烧,使未燃烧HC的排放量增加。这是因为在燃烧室温度降低的状态下进行燃烧所致。因此,在无负荷运行状态下,为降低废气排放的最佳喷射时间αN提前到最大上止点前(TDC)10℃A。在此条件下NOx的排放量大为减少。

压缩温度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达到最大。如果燃烧在上止点(TDC)很早前开始,燃烧压力会大斜率上升,成为阻止活塞上下运动的阻力。这会导致发动机效率降低且燃油消耗量增大。压缩压力急速上升还会增大燃烧噪声。因此,在全负荷状态下最佳喷射时间αV延迟到上止点后(TDC)1~5℃A,在此条件下HC的排放量会减少。

978-7-111-51380-3-Chapter06-55.jpg

图6-30 随喷射时间变化的NOx和HC的排放量

978-7-111-51380-3-Chapter06-56.jpg

图6-31 喷射时间模型

③喷射时间模型。图6-31所示为随发动机温度、负荷、发动机速度变化的喷射时间模型。图中1号是冷起动(<0℃)状态,2号是全负荷状态,3号是部分负荷状态。发动机在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时,为了降低废气排放量和噪声,需要比全负荷状态运行时更加频繁地调节喷射时间。图中显示了这种态势。

(2)输送时间输送时间是高压燃油泵把燃油向喷油器开始输送的时间,应与喷射时间一同考虑。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输送时间通过对燃油输送过程进行分析,能比喷射时间更容易判定。在传统的直列式和分配式燃油喷射系统中,喷射时间以输送时间为依据决定。输送时间要比喷射时间早一点,即喷射滞后时间。喷射滞后(输送延迟)时间是从输送时间到喷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压力波(或燃油)从高压泵到喷油器的移动时间,以曲轴旋转角度表示。喷射滞后时间随高压燃油管长度的不同而不同,尤其是喷射延迟曲轴角度随发动机转速的不同而不同。发动机还需要从喷射时间开始到着火时间为止的点火延迟(或着火延迟时间)。这两种延迟的影响应在确定喷射时间时要充分考虑,这就是燃油喷射系统必须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调节输送时间和喷射时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