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摘要】:发动机的电子控制与端口喷射式和气缸内直喷式几乎相似,不同点仅是喷油器和喷射压力不同。在图5-34和表5-1中显示了目前传统的端口喷射电控系统的概述图和传感器(输入)、执行器(输出)和控制项目等构成因素。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各种传感器传送的信号,并以此信号为根据判断各种运行条件的最佳控制状态,对各种执行器输出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发动机电子控制与端口喷射式和气缸内直喷式几乎相似,不同点仅是喷油器和喷射压力不同。下面以端口喷射式为主进行说明。

进气口喷射式的电子控制从空气燃料混合气的形成开始工作,即在正确的时间进行精确燃料量喷射。在进气口前形成的均质混合气进入气缸,在压缩过程末期最佳点火时间被点火,并最终完成燃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废气排放性能与燃料的喷雾方向、气缸内的空气流动息息相关。

在图5-34和表5-1中显示了目前传统的端口喷射电控系统的概述图和传感器(输入)、执行器(输出)和控制项目等构成因素。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模块(ECU)接收各种传感器传送的信号,并以此信号为根据判断各种运行条件的最佳控制状态,对各种执行器输出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1.均质混合气的形成

进气端口喷射式汽油机进行均质预混合燃烧。均质预混合气是指在进气口前喷射的燃料在进气过程、压缩过程期间有充分的时间与空气混合形成。但是,混合气的形成并不简单,在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相关的发动机温度、初始燃料喷雾粒径、喷射时期、喷雾方向、空气流动等对燃烧特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经过非常精密和复杂的控制过程。

(1)初始燃料喷雾 燃料喷射后径直生成的喷雾称为初始燃料喷雾。初始喷雾替代促进汽化。但是,发动机在冷态起动时温度较低,一部分燃料被汽化,大部分燃料粘附在壁上以液膜的状态存在。与此相反,发动机在热态时燃料汽化率较高,粘附在壁面上的燃料也会在进气系统中被汽化。发动机控制模块(ECU)判断这些条件并控制调整燃料量。

978-7-111-51380-3-Chapter05-43.jpg

图5-34 发动机控制系统

表5-1 发动机的电子控制

978-7-111-51380-3-Chapter05-44.jpg

(2)喷射时间 在大部分运行条件下,喷射时间执行进气门开启直前(同步)向进气口喷射燃料的同步独立喷射。如果在进气门打开状态喷射燃料,不仅汽化时间短,而且混合时间也短,造成在混合气处于不均的状态下进行燃烧,会导致很大的燃烧变化。

通常,很少使用在进气门打开状态下的同步喷射方式,这仅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或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时使用。这是因为,在进气门打开状态下喷射燃料,发动机冷起动时增加气缸内的燃料蒸气,增加输出功率时不是燃料蒸气(气体)的雾状(液体)燃料进入到气缸内,这样不仅增大充气量,还可以在燃料蒸发潜热的冷却效果下增加容积效率。另外,降低混合气的温度对抗爆性具有肯定的作用。

(3)喷雾方向 喷雾方向是为了在冷起动时减少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的。喷油器喷射的方向对着进气口的根部,使喷雾能够随空气流传送到燃烧室中央(火花塞)部分,这可以减少排气侧燃烧室壁上的燃料粘附量,以减少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

(4)空气流动 空气流动受到发动机转速、进气口形状、进气门打开时间和容量曲线的影响。如果为了提高气缸内湍流强度而使用了进气控制阀(或节流阀),也会受其影响。

空气流动快,会促进空气和燃料的混合,不仅能改善燃烧变化,还可以因燃烧速度的增加而提高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空气流动快尤其在使用废气再循环(EGR)时更为有效。但是,在全负荷条件下进气控制阀等使用会降低容积效率,继而减少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

2.均质混合气的燃烧

点火瞬间燃烧室内空气燃料混合气的理想状态为完全均质状态。混合气的燃烧是通过火花塞点火开始。当高压电施加在火花塞上时,在电极间产生火花等离子(离子化气体),等离子加热其周围的混合气并点火,逐次形成火焰核、火焰面。

点火的影响因素有点火能量、高压电通电时间、火花塞周围局部流动、空气燃料比和火花塞形状,也会受到火花塞在燃烧室内的位置影响。

火焰面以亚音速的速度向前传播。以火焰面为界限分成前方为未燃气体,后部为(下游侧)已燃气体的领域。均质混合气的燃烧在超过碳生成界限的状态进行燃烧,因此为蓝火。火焰面的传播速度随燃烧室内气体流动湍流的增强的同时增加。气体流动湍流和质量燃烧率(或容积燃烧率)均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其结果,燃烧时间与发动机转速无关,在一定的曲轴角度范围内进行。火花塞发生的火焰通过气缸壁的淬火效应被熄灭。在气缸壁附近剩余的混合气不燃烧,直接通过排气系统排放,这就是产生未燃碳氢化合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