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装药头部形状变化对损伤断裂的影响分析

装药头部形状变化对损伤断裂的影响分析

【摘要】:对比5.2 节结果,考察两种形状的装药头部对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图5-35装药头部轴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图5-36 所示为侵彻结束后装药的裂纹分布情况,裂纹区呈带状分布在装药的头部、中部和尾部。由此说明,改变装药的头部形状,将装药头部变为弧形,可以降低装药头部的轴向应力,缓解装药头部的损伤破坏,但不能有效降低装药整体的过载,也不能改善装药中部和尾部的裂纹扩展。

由5.2 节计算得到的装药损伤结果可以看出,侵彻过程中装药头部容易产生损伤,这是因为平头装药与弹体接触位置易于产生应力集中区。将装药的平头改为圆头,以减小头部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修改装药头部半径为30 mm,形成弧形过渡曲面,保持装药量不变。对比5.2 节结果,考察两种形状的装药头部对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侵彻速度和材料参数与5.2 节相同,弧形头部装药模型如图5-34 所示。

图5-34 弧形头部装药模型

头部形状变化后,计算得到的侵彻深度为52.8 cm,弹体的过载峰值为4.90 ×104g,装药的过载峰值为6.30 ×104g,弹体和装药的过载均比平头形装药的过载峰值减小约1 000g,变化不明显。图5-35 所示为装药头部轴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与图5-13 相比,头部最大轴向应力减小了127 MPa。

图5-35 装药头部轴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图5-36 所示为侵彻结束后装药的裂纹分布情况,裂纹区呈带状分布在装药的头部、中部和尾部。与图5-15 的装药裂纹分布相比,头部装药无论是内部还是表面的损伤情况都得到了改善,裂纹宽度明显降低,但是装药中部和尾部的损伤情况依然严重。最终整体的装药损伤度为1.09%,比平头形状装药的损伤破坏程度要低。裂纹区张开位移最大的裂纹分布于装药尾部,最大裂纹宽度为0.63 mm,远远小于平头形状装药的最大裂纹宽度。由此说明,改变装药的头部形状,将装药头部变为弧形,可以降低装药头部的轴向应力,缓解装药头部的损伤破坏,但不能有效降低装药整体的过载,也不能改善装药中部和尾部的裂纹扩展。

图5-36 装药最终裂纹分布(见彩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