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侵彻速度对装药损伤断裂的影响

侵彻速度对装药损伤断裂的影响

【摘要】:图5-22 所示为不同速度下弹体和装药的平均过载变化曲线。图5-23 所示为不同着靶速度下对装药最终裂纹分布的影响,弹体着靶速度为400 m/s 时,装药基本没有出现裂纹损伤区,单元最大裂纹宽度为0.14 mm,说明较低的着靶速度几乎不会使内部装药产生损伤。随着弹体着靶速度的增加,装药裂纹区域扩大,损伤度增加,尾部装药更容易受拉伸波作用产生横向裂纹。着靶速度为700 m/s 和800 m/s 时装药的损伤度分别为1.84%和2.05%。

保持弹体和装药结构不变,分别开展了着靶速度为400 m/s、500 m/s、600 m/s、700 m/s 和800 m/s 的数值模拟。图5-22 所示为不同速度下弹体和装药的平均过载变化曲线。侵彻深度、弹体过载峰值、装药过载峰值如表5-9所示。侵彻过程中弹体与装药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弹体的最大过载值稍大于经验公式理论值。随着着靶速度的增加,装药最大过载值增长幅度大于弹体最大过载值。

图5-23 所示为不同着靶速度下对装药最终裂纹分布的影响,弹体着靶速度为400 m/s 时,装药基本没有出现裂纹损伤区,单元最大裂纹宽度为0.14 mm,说明较低的着靶速度几乎不会使内部装药产生损伤。弹体着靶速度为500 m/s 时,仅在装药前段有微裂纹分布,装药损伤度为0.053%,最大裂纹宽度单元出现在装药顶端,说明随着着靶速度的增大,装药顶部最容易产生损伤。弹体着靶速度为600 m/s 时的结果如图5-15 所示,随着内部装药的过载增加,装药的裂纹区也随之扩大,装药的中部至尾部基本上都存在裂纹区。随着弹体着靶速度的增加,装药裂纹区域扩大,损伤度增加,尾部装药更容易受拉伸波作用产生横向裂纹。着靶速度为700 m/s 和800 m/s 时装药的损伤度分别为1.84%和2.05%。数值模拟研究说明,对于同一种装药形式的弹体而言,增大着靶速度就是增加了装药承受的过载,也就增加了装药发生拉伸破坏的机会。

图5-22 不同速度下弹体和装药的平均过载变化(见彩插)

(a)弹体;(b)装药

表5-9 不同速度下弹体侵彻结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