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聚物黏结炸药宏观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

高聚物黏结炸药宏观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

【摘要】:PBX 对外载作用下的响应非常复杂,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和微裂纹细观损伤模型这两类损伤模型广泛用来研究PBX 在外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Browning 等[31]针对PBX9501 和PBX9502 提出了一维黏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认为塑性由材料内部损伤引起,本构方程参数由蠕变实验及循环加卸载实验得到,但该模型还不能很好地模拟长时间条件下的应力松弛。丁雁生等[32]采用一维黏弹性蠕变损伤模型对PBX 的蠕变损伤及破坏进行了研究,损伤演化由应变控制。

PBX 对外载作用下的响应非常复杂,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和微裂纹细观损伤模型这两类损伤模型广泛用来研究PBX 在外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Browning 等[31]针对PBX9501 和PBX9502 提出了一维黏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认为塑性由材料内部损伤引起,本构方程参数由蠕变实验及循环加卸载实验得到,但该模型还不能很好地模拟长时间条件下的应力松弛。丁雁生等[32]采用一维黏弹性蠕变损伤模型对PBX 的蠕变损伤及破坏进行了研究,损伤演化由应变控制。罗景润等[33]采用弹性模量下降法测量PBX 的损伤,得到了简单拉伸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关系。李英雷等[34]在对TATB 冲击压缩研究中,确定TATB 炸药是含有损伤的非线性黏弹性体,采用“朱-王-唐” 模型拟合该炸药低应变率冲击曲线,仅考虑了应变率对炸药性能的影响。李俊玲等[35]采用改进的Sargin 模型较好地预测了不同应变率下PBX 炸药的动态压缩力学行为。另外,李俊玲等[36]宏观力学现象和微观统计力学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含能材料损伤力学模型的应用范围及发展现状,认为含能材料损伤发展过程牵涉到多个主导层次的关联问题,是一个多尺度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多尺度分析模型,系统研究含能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及关联性,才能建立更合理的本构模型描述材料的力学行为。

从微裂纹的萌生、长大到宏观的持续演化,这个跨尺度的损伤演化过程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且微观缺陷(包括微裂纹、微孔洞等)在损伤演化中起重要作用,大量微缺陷的聚集效应控制着损伤演化速率。Dienes等[37]提出了统计裂纹力学模型(SCRAM),该模型是处理脆性材料的大变形和裂纹的微观方法。Seaman 等[38]采用黏弹性微裂纹损伤模型对含能材料的撞击响应进行模拟,微裂纹模型包括微裂纹的成核、微裂纹的生长及裂纹的聚合等,材料参数由一系列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实验得到。Clancy 等[39]在对PBX9501 动态力学响应的模拟中,SCRAM 本构方程同样包含黏弹性和脆性断裂,从而可以研究材料损伤和绝热剪切带等的发展。Bennett 等[40,41]提出了黏弹性统计微裂纹损伤模型(Visco-SCRAM),该模型包含了微裂纹的张开、剪切、生长和聚合等。曹雷等[42]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含能材料的宏观黏弹性和弹脆性,将Visco-SCRAM 模型嵌入LS-DYNA 对PBX9501 的动态撞击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构模型的有效性。Ragaswamy[43]采用Visco-SCRAM 模型对PBX9501 的三点弯实验、巴西实验以及动态压缩实验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巴西圆盘的变形和破坏进行了测试,发现数值模拟和实验得到的炸药损伤和起裂位置吻合较好,如图1-4 所示。结果表明,Visco-SCRAM 模型主要对单轴受力状态下的含能材料非线性行为表征,而对于在温度、低应变率、压力效应等条件下PBX 的损伤模拟仍需进一步改善。

图1-4 DIC 和Visco-SCRAM 模型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巴西实验水平方向应变云图[43]

另外,非连续变形方法(DDA)和流行元法也已经用于PBX 的损伤破坏计算。槐浩举[44]利用DDA 模拟裂纹的子块体法对PBX 材料巴西实验和单轴压缩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子块体的DDA 方法可以对试件初始裂纹的产生、扩展、贯穿破坏进行较好的模拟。Dai 等[45]利用流形元法对PBX 模拟材料在方形和楔形两种加载头加载下准静态Punch Loading 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加载头形状对剪切带形成和裂纹扩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