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虚拟世界对现实的影响:手机里的另一个自己

虚拟世界对现实的影响:手机里的另一个自己

【摘要】:同样,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利用现实创造出的虚拟,也在反过来影响着现实。实际上,手机变成了另一个你,一个虚拟的你。商家利用虚拟的你做出的判断,引诱现实的你下单;政客根据虚拟的你进行大选预测,提高自己得中的概率;程序软件干脆直接搜集虚拟的你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更吸引你的优化,让你爱不释手。笔者以为,以目前的计算机水平,这个概念仍然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难以落实。

有一款著名的沙盒游戏叫作《我的世界》,整个游戏没有剧情,玩家在游戏中自由建设和破坏,像堆积木一样对元素进行组合与拼凑,能制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玩家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作品体验上帝一般的感觉。焉知我们的世界不是有这样一个计算中的上帝在堆积木呢?

上文提出的疑惑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曾几何时,古代的思想家们也是从哲学层面理解既视感,只是随着科学进步,才有了越来越多趋于合理的结论。同样,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利用现实创造出的虚拟,也在反过来影响着现实。看起来,普通人顶多玩玩手机、用用电脑,但实际上,我们已经生活在某种半浸入式的虚拟之中。这种虚拟就是大数据。

许多人都有以下的体验:晚上准备睡觉,躺在被窝里,捧着手机,想着简单看两眼就放下,结果不知不觉消耗了许多时间。为什么手机就像粘在手上,放下手机就跟剁手一样痛苦?答案很简单,因为手机通过大数据,在不断捕获我们的习惯和爱好,反馈给最契合我们预想的内容。你喜欢热闹,手机就充斥着搞笑短视频;你喜欢做菜,手机就变着花样煎炒烹炸;你喜欢阅读,手机就根据你的购买记录提供同类读物。天底下,再没有比手机更懂你的存在。实际上,手机变成了另一个你,一个虚拟的你。商家利用虚拟的你做出的判断,引诱现实的你下单;政客根据虚拟的你进行大选预测,提高自己得中的概率;程序软件干脆直接搜集虚拟的你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更吸引你的优化,让你爱不释手。

这些都是已经结结实实发生的事情,那么像《计划生育》一文中提出的与现实世界几乎无二的虚拟社会是否可能完美运行?笔者以为,以目前的计算机水平,这个概念仍然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难以落实。人类社会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和进化,每个人的思想又如此复杂广袤,想要事无巨细地临摹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话说回来,飞机发明之前还没有人坐过飞机呢?正如量子力学的一句名言所说:“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