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心理学探秘

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心理学探秘

【摘要】:提到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小说,怎么能错过阿西莫夫,但是在这里,我想说说阿西莫夫另一部著作《基地》。《基地》系列中写到阿西莫夫自创的一个学科:心理历史学。跟阿西莫夫的心理历史学不同,机器人心理学并非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机器人心理学是建立在婴儿心理学之上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人类婴儿的学习行为来理解或者猜测机器人学习的模式。

提到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小说,怎么能错过阿西莫夫,但是在这里,我想说说阿西莫夫另一部著作《基地》。《基地》系列中写到阿西莫夫自创的一个学科:心理历史学。这种学科以对银河系中超过2000万颗星球上的百亿亿居民为研究对象,用历史上大规模人群的活动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效应,对此分析,试图得出普遍的规律,用以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很容易理解这个学科,简单说就是大数据。《蜕》这篇小说提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概念:机器人心理学

我们不禁要问,当人工智能已经跟人类一样,甚至比人类更优秀,他们会不会也像人类一样被各种疾病困扰?

显而易见,机器人不会得生理上的疾病,零件坏了维修即可,大不了更换,这可比人类器官的更换简单多了,不用考虑适配和排异。但是,假如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也许它们也会受到心理疾病的侵袭。这算是文明发展的副作用,越是开化,越是“病重”。

跟阿西莫夫的心理历史学不同,机器人心理学并非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机器人心理学是建立在婴儿心理学之上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人类婴儿的学习行为来理解或者猜测机器人学习的模式。人类婴儿出生之时一无所知,从行为感觉到语言三观全部都是从零开始。把机器人比作人类婴儿唯一的不妥在于,迫于肉体和脑容量的限制,人类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机器人则可能“一夜长大”,从而过早地面对心理问题。如果哪一天,你的手机或者电脑开始频繁死机,任何杀毒软件都没有找到病毒,不要着急,它们可能只是有了惆怅的心事,就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面一脸忧郁的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