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姆所论述的对话,则并非以上三种形式,并且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不但探索人类的体验过程,而且探索人类思维的作用方式。首先,伯姆认为,对话是一种分享,在对话中,没有人试图去赢,也没有人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对于教师而言,伯姆的《论对话》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23-10-15
诚然,人工智能在许多方面都取得让人类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工智能已经获得媲美或者匹敌人类的智能,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与人类的思考方式大相径庭,它们很难模仿人类的思维过程。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它们严格遵循逻辑,即使用它们创作出看似灵动的诗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就曾经编写过一个写诗软件),也是被那些隐藏在字词背后的逻辑所驱动。而人类,很大程度上是反逻辑的,至少具有反逻辑的属性和能力。人工智能的逻辑是线性的,在这条线路上可以追溯它的原始指令,也可以推测它的下一步动作。《亚当纪》这篇科幻小说,就是从人工智能与逻辑的紧密联系切题,向读者展开一幅后人类时代机器人寻找人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作寻找它自身存在的意义)的画卷。
小说中的机器人BGK-S100从沉睡中苏醒(设定的程序被激活),却没有接收到任何指令,这令它感到困扰,随后做出“寻找,人类”的判断,并在找寻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身向人类的渐变,完成从苏醒到觉醒的涅槃。
纵观全文,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不是BGK-S100寻找人类和变成人类的过程,而是文中一句话:“作为一名合格的机器人,它没有理由去怀疑逻辑。”这句话是BGK-S100的信条,也是镌刻在所有机器人CPU之中的“思想钢印”。理解了这句话,才能深入小说主旨,把握全文脉络。人工智能与人类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人类执行任务,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主观因素,我们常常形容一个杀手就像机器一样冷漠,即说杀手不会挟带多余的情感。很多电影都是冷漠杀手出现了情感,以此为基础展开故事架构。把杀手转换成人工智能,就是大部分科幻小说的蓝本。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篇小说,遵循这则高高在上的逻辑,BGK-S100一共发出过三个主要指令:寻找,人类;解压;制造,人类。解压跟文末的“I am Adam”(我是亚当。友情提示,千万别看成I am Madam)系为同一个指令。每个指令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一步步靠近最终目的。我们人类常常会做出一些没有目的的活动,但人工智能绝不会浪费—安培电量思考虚无。只需要找到这条逻辑线,我们就能捋清人工智能所有动作背后的目的。在《亚当纪》这篇小说里,BGK-S100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人类。
有关你好人类,我是人的文章
伯姆所论述的对话,则并非以上三种形式,并且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不但探索人类的体验过程,而且探索人类思维的作用方式。首先,伯姆认为,对话是一种分享,在对话中,没有人试图去赢,也没有人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对于教师而言,伯姆的《论对话》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23-10-15
最复杂的东西往往能用最简单的理论来予以说明,从动力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简而言之:人类思维是一个系统,一个巨系统,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
2024-03-13
第十四章创造者思维方式的建构趋势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他只要进行思维活动,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思维方式去掌握世界。尤其应使创造者对现代思维空间有一个清醒的整体认识。......
2023-12-05
女主人公遥本静子则是一位人工智能,它没有实体,像是另外一部科幻电影《她》中的“她”。只是,自以为与静子“私奔”成功的御堂,早已沦为人工智能的棋子。在这场不可避免的对弈之中,人类逐渐处于下风,人工智能悄悄上位。一言以蔽之,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根本停不下来:一方面,探索未知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
2023-06-27
第九章创造者的决策思维方式创新决策是创造者的基本职能。因此,努力实现创新决策思维方式科学化,是实施有效创新的迫切需要。决策思维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行动。因此,决策思维方式也同步于这五个具体程序。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思维方案。......
2023-12-05
哲学的理论性质与哲学的思维方式是相互规定的。正是思维对存在的这种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决定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然而,哲学自我理解中的最大问题,却莫过于以“非反思”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其实,人类“反思思想”的哲学思维并不神秘,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之中。......
2023-11-17
传统的唯伦理性思维方式在历史实践中体现为一种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既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思辨理性,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科学中的科学理性,甚至也不同于美利坚民族的实用主义。一方面,任何科学发现都必定具有道德启示的作用。这成为中国观象授时的指导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对科学发明不敢问津,从而极大地遏制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024-01-19
第三章唯伦理性思维的历史积淀文化精神的实践,构成了一整套现实的文化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以现世性和实用性为基本特征的唯伦理性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和规定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思想、科学思想和政治、经济思想的基本模式,这些思想又进一步规范着中国封建历史发展的轨迹。......
2024-0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