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运行管理标准示例优化方案:精细化管理运行标准示例

运行管理标准示例优化方案:精细化管理运行标准示例

【摘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水电站各级运行管理人员、运行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管理标准与要求。批准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及有关运行生产文件。运行维护部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运行台账和记录,及早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水电站各级运行管理人员、运行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管理标准与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规范性文件清单

3 术语和定义

3.1 “两票”

工作票、操作票。

3.2 “三制”

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3.3 运行台账

是指值班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状态、技术数据等信息建立的记录。

3.4 定置管理

是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在最适合的地方,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物品的位置要规范、醒目,符合安全人机工程要求的一种设备放置方法。

4 职责

4.1 水电站主要负责人

负责组织建立、健全运行生产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4.2 水电站相关负责人

(1)组织建立水电站现场生产运行系统,健全各级运行岗位责任制。

(2)批准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及有关运行生产文件。

4.3 运行维护部

(1)负责制订水电站运行规程,编写重大操作的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2)负责接受并正确执行电网调度命令,做好电网辅助服务工作。

(3)负责贯彻执行《水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水电站运行规程》、“两票三制”等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订和实施水电站全年、季度、月度工作计划。

(4)负责水电站安全经济运行分析,开展值际小指标竞赛活动。

(5)负责水电站运行人员的安全及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6)负责组织协调所辖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

(7)负责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并参加事故调查和分析,制订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4.4 值长

(1)是本值运行管理的负责人,领导、指挥本值的运行生产工作。

(2)负责审核两票,并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3)负责重大运行操作的监护工作。

(4)负责对生产运行具体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5)负责生产报表的审核。

4.5 运行值班员

(1)负责填写各种运行台账、记录等,并存档。

(2)负责现场实际操作。

(3)负责生产各项报表的填写。

5 流程与风险分析

5.1 风险控制点

本标准中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运行调度、运行规程、岗位培训、台账与记录、定置管理、经济运行、运行分析、检查与考核。

5.2 风险分析

(1)运行调度流程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可能导致生产调度指令执行错误,造成水电站设备及电网异常或事故。

(2)设备运行规程内容未涵盖水电站的所有设备,或未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更新,可能导致设备运行监视、巡查、操作等失去依据,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事故等。

(3)运行年度、月度岗位培训计划没有编制或执行不严,可能导致运行人员达不到相应岗位的技术水平。

(4)运行台账与记录清单没有建立或保存地点和时限不明确,可能导致与运行工作相关的技术资料查阅不方便,也不利于生产统计与分析。

(5)定置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执行不严,可能导致物品的摆放、存放混乱,影响文明生产和正常工作。

(6)没有积极开展机组优化运行、生产指标管理等节能工作,可能导致经济运行水平得不到提高、节能指标得不到实现。

(7)没有定期开展以技术经济运行和安全为主要内容的运行分析及专题运行分析,可能导致优化机组经济运行和设备的经济技术改造失去针对性的依据。

(8)没有定期对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可能导致运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能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6 管理内容与方法

6.1 运行调度管理

(1)值长是水电站运行调度的指挥者,水电站各级人员在运行调度上必须无条件服从。

(2)值长应按《电网调度管理规程》和《水电站设备运行规程》接受并执行电网调度员的调度命令。

(3)对电网调度管辖、许可的设备,在进行方式改变、投停运等操作前,值长应先请示电网调度员,经批准许可后执行。

(4)当发生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情况时,值长有权先行指挥处理,事后应第一时间向运行维护部汇报。

6.2 运行规程管理

(1)水电站在设备投运前,应编制《水电站设备运行规程》,运行人员经培训上岗,按规程规定执行运行操作。

(2)《水电站设备运行规程》其内容涵盖水电站运用中的所有设备,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更新。

(3)运行生产的各级人员均应熟知《水电站设备运行规程》;离开运行岗位工作3个月以上者,再上岗前应进行运行规程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6.3 运行培训管理

(1)水电站应制订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并按照全员培训的要求逐级逐项落实。运行岗位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2)培训的内容及要求应切合实际,重点是针对当前运行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的欠缺、设备及系统的投运和异动等,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6.4 运行台账和记录管理

(1)水电站应建立设备运行台账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修订和增减。

(2)水电站设备运行台账的管理应执行《水电企业设备技术台账管理标准》的相关部分。

(3)水电站的运行值班记录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运行值班工作记录。

②设备运行参数记录表。

③设备缺陷登记簿。

④工作票登记簿。

⑤操作票登记簿。

⑥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记录。

⑧运行交接班记录卡。

⑨事故预想。

(4)各级运行人员应及时准确地的填写、更新运行台账和各种记录。

(5)运行维护部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运行台账和记录,及早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6.5 运行定置管理

(1)水电站应制订适合运行实际的定置管理规定,并认真执行。

(2)定置管理规定的内容包括:

①绘制订置图。

②明确物品的名称、数量、摆放位置。

③取用和补充要求。

④文明、清洁的要求。

6.6 经济运行管理

(1)水电站应严格执行《水电企业生产指标管理标准》。

(2)水电站应逐级落实上级下达的年度、月度生产运行指标。

(3)积极开展各值之间的主要生产指标(发电量、上网电量、厂用电率、设备可利用率等)的竞赛活动。实施横向、纵向对标制度。

(4)运行人员要在电网调度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水资源状况,合理调整设备运行方式、优化机组运行参数,尽可能提高水能利用率。

(5)设备检修维护及故障处理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设备的定检和计划检修应避开多水季节,努力提高机组的利用小时数。

(6)水电站应制订节能降耗细则,减少生产和生活用电。

6.7 运行分析管理

(1)运行分析应包含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等方面。

(2)运行分析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①定期综合分析:回顾水电站定期的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查找问题、经验和教训,分析原因,制订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改进方法,提高设备健康经济运行和管理水平。

②专题分析:就水电站当前或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3)定期综合分析的要求。运行维护部负责人每月应组织召开1次运行分析会,分析总结1个月以来的生产运行情况,形成月度水电站运行分析报告。

(4)专题分析一般由运行维护部自行组织召开,但涉及安全、经济运行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出现设备障碍、事故、人身伤亡等情况,由电站负责人组织召开。

6.8 运行值班管理

(1)水电站应制订运行值班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各级运行人员按岗位职责履行相应的值班工作。

(2)认真执行“两票”“三制”。

(3)认真监视设备运行工况,合理调整设备状态参数,正确处理设备异常情况。

(4)发现设备缺陷及时填报,并按《水电企业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及时进行缺陷处理后的验收和设备投运工作。

(5)水电站应制订万能解锁钥匙和配电室及配电设备钥匙的相关制度,并认真执行。

(6)运行值班人员根据设备状况,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开展反事故演习,并做好各类运行记录。

7 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执行情况由运行维护部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8 报告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