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增生态泄流设施,促进环保效益

新增生态泄流设施,促进环保效益

【摘要】:土石坝、拱坝等不宜开孔的坝体,可采用生态虹吸管泄放生态流量。生态虹吸管宜采用单一特性的圆形断面管道如图1-8,孔口过流断面尺寸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图1.8虹吸管布置示意图式中,i为管道编号;j为局部水头损失发生位置编号;n为靠近下游侧最末一根管道的编号。生态虹吸管的最大虹吸高度应不超过允许的最大真空度,应满足下式的要求。生态虹吸管顶部下弯起点处应设置排气和充水设施。

电站现有设施不具备改造条件,可根据枢纽工程总布置、主要建筑物结构特点和电站的运行特性等,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经技术经济方案比选,新增生态泄流设施。

(1)在大坝下游建造生态电站,通过生态机组长期正常运行来满足电站生态泄流要求。

(2)如果经技术经济方案比选,不宜安装生态机组,可在坝后厂房机组进水控制阀前和尾水管之间增加旁通管,并在旁通管上安装泄流控制阀,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满足下泄生态流量

(3)对于引水式(含混合式)电站,可采取新增泄流设施,从水库取水满足电站生态泄流需求。一般采取在坝体或岸坡坝段开凿生态泄流孔、越坝安装生态虹吸管、越坝安装人工抽水装置等形式。

①生态泄流孔。在坝体开凿生态泄流孔,布置如图1-7所示。

应在坝体开凿中孔或底孔,保持以有压流泄放生态流量。生态泄流孔进水口在布置上,宜避开泥沙、漂浮物聚集的回流区,进水口应布置在水库正常运行最低水位1.5m以下,出水口宜布置在大坝下游水位以上,保持在水库正常运行时为自由出流状态。生态泄流孔宜布置在坝体应力较小(正常运行工况)的部位,确定不会因坝体开孔降低大坝的结构安全。开凿坝体生态泄流孔,应尽量开小孔,泄流量较大的可多孔布置。

图1-7 坝体安装生态泄流管布置示意图

坝体开孔安装生态泄流管,一般适用于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坝体开凿生态泄流孔包括穿坝开孔、孔内安装泄水管、出口安装泄流管和泄流控制阀等工序。穿坝开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钻孔(金刚石钻头),不可采用冲击式钻机,避免因开孔震动破坏坝体结构。生态泄流管与坝体开孔之间的间隙,应采用高压接缝灌浆等有效措施回填密实,避免正常运行时出现渗漏。由于缝隙较小,通常采用回填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砂浆等措施,如仍然不好处理,可预埋灌浆管,用高强度砂浆封堵两端孔口,然后用水泥高压灌浆回填密实。

综合考虑工作压力、防腐、防锈、安装方便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坝体生态泄水管宜采用钢管、不锈钢管等材料,圆形断面。根据布置方式和生态流量,泄水管的孔口过流断面尺寸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式中,Q为水电站应下泄的最小生态流量(m3/s);H为孔口最小作用水头,自由出流时为上游水位与出口中心高程的差(m);L为管道计算长度(m);n为管道粗糙系数,钢管建议取0.012;R为水力半径(m);A为管道断面面积(m2);ζ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x为出流系数,自由出流时取1;D为管道内径(m)。

第一个公式适用于任何断面的管道,第二个、第三个公式只适用于圆形管道。选择布置形式,通过调整H或管道直径D,直到满足下泄生态流量要求。试算时注意,式中H应为水库正常运行时上游可能出现的最低水位时的作用水头,H取值应确保任何情况下泄流能力不小于要求的最小生态流量。

②生态虹吸管。土石坝、拱坝等不宜开孔的坝体,可采用生态虹吸管泄放生态流量。生态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通过跨越坝体的管道和辅助设施,将坝(闸)上游水体引流无节制泄放至坝(闸)下游,适用于坝体不宜开孔且上游最低运行水位至坝顶距离较小的电站。

生态虹吸管宜采用单一特性的圆形断面管道如图1-8,孔口过流断面尺寸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图1.8 虹吸管布置示意图

式中,i为管道编号;j为局部水头损失发生位置编号;n为靠近下游侧最末一根管道的编号。

建议采用单一特性的圆形断面管道,但上述公式对于非单一特性的圆形断面管道亦适用。

生态虹吸管的最大虹吸高度应不超过允许的最大真空度,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HB为最高位置的最低压力点B与上游水库水位的高程差;ZB是最高位置点B的高程。

公式已考虑高程修订,有条件的,最大虹吸高度可根据当地情况经试验决定。生态虹吸管顶部下弯起点处(最高位置、最低压力)应设置排气和充水设施。虹吸管的材料应综合考虑工作压力、防腐、防锈、安装方便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宜采用钢管、不锈钢管,所选材质应易于与阀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