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力红外诊断技术与维修方式的创新转变

电力红外诊断技术与维修方式的创新转变

【摘要】:对于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方式,又称为“预知维修”或“状态维修”。在70年代,世界上随着设备诊断技术的开发引入,人们观测设备的劣化状态,根据观测结果决定维修工作的进行,这就是预知维修方式。

1.预知维修方式

设备维修方式一般可分为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两类。预防维修中又可严格地区分为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和以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两种方式。

对于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方式,又称为“预知维修”或“状态维修”。在欧洲,它被称为“状态基础的维修”,即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简称CBM),在美国它被称为“预知维修”,即Predictive Maintenance(简称PRM),从而可看出预知维修不仅具有“预知”机能,而且还包括“按设备状态维修”的含义。

人们以往说的预防维修,实质是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这是在20世纪50~70年代盛行采用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往往是进行了预防维修,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故障,或在某一时间出现故障率上升的现象,而且过剩维修的情况较多,尤其是定期的预防维修,对提高生产率有影响。

在70年代,世界上随着设备诊断技术的开发引入,人们观测设备的劣化状态,根据观测结果决定维修工作的进行,这就是预知维修方式。英国标准British Standard (简称BS)中对预知维修有明确的定义,它规定“监测反映设备内部主要劣化的参数变化,针对监测到的劣化状态实施维修”。以往的预防维修是每隔一定时间实施一次预防维修,而预知维修 (或叫状态维修)是每隔一定时间实施一次设备诊断,测定设备状态,根据劣化状态来确定维修的必要时刻、方法及备件的定购。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电力设备采用预知维修具有如下优越性:

(1)对绝大多数 (约占90%)的电力设备都适用。

(2)对电力设备这样复杂的系统维修效果大。

(3)比机械设备经济、正确地诊断。

(4)对突发故障造成损害越大的设备,预知维修的效果越好。

2.红外诊断技术是预知维修的有效手段

实现预知维修的前提是采用科学的手段监测,以达到经济和正确地诊断。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设备异常诊断中的成功应用,恰恰为维修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极良好的手段。

1990年国际大电网会议 (CIGRE)论文论述了设备维修、预知维修、状态监测、诊断试验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它明确指出维修对电力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状态监测和诊断试验是维修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近年来电力设备的维修正向预知性维修变化,依据每个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定期的监测,根据其劣化和损害程度来计划维修;实现了这种预知维修,设备才会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并能减少维修的人力物力;论文还明确指出“由于红外热像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发现了设备的弱点,因此,现在热成像检测已成为维修工作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