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压互感器烧损预防措施及红外测温应用

电压互感器烧损预防措施及红外测温应用

【摘要】:(三) 防止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为防止由于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引起的电压互感器烧损或爆炸,在系统运行方式和倒闸操作中应避免用带断口电容器的断路器投切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如运行方式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装设稳压消谐装置等。对红外测温工作,目前有的单位已在现场应用,对发现电压互感器热异常有效。例如,某两组JCC1—110型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全部合格,但红外测试结果有热异常。

(一) 严格选材

对绕制线圈的导线、应选用SQ 单丝漆包线并加强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督,这是目前消除匝间短路隐患的惟一有效方法。

对绝缘支架也应严格选择,并控制其介质损耗因数tanδ值。

(二) 选用全密封型产品

选用全密封型产品是防止进水受潮十分有效的措施。在新建的变电所中应首选这类产品,防止劣质产品或已淘汰的品种进入电力系统。

对运行中的老旧互感器应加强管理,对非金属全密封型互感器 (胶垫与隔膜密封),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逐步改造为金属全密封型结构。尚未改造的互感器每年应利用预防性试验或检修停电机会,对各部位密封进行检查,对老化的胶垫与隔膜应及时更换;对隔膜上有积水的互感器,应对本体绝缘及油进行有关项目试验,不合格的应退出运行;对充氮密封的互感器,应定期检测其压力;对运行20年以上绝缘性能与密封结构均不理想的老旧互感器,应考虑分期分批进行更换,或安排进行更换内绝缘及其他先进结构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在进行密封改造前,应按规程进行有关试验,当绝缘性能良好时,方可进行改造,以保证改造质量。

(三) 防止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

为防止由于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引起的电压互感器烧损或爆炸,在系统运行方式和倒闸操作中应避免用带断口电容器的断路器投切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如运行方式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装设稳压消谐装置等。

(四)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电压互感器应进行检查或测试

(1)对国产的电压互感器,在投运前应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及油中微量水分、本体和绝缘支架(宜在互感器底座下垫绝缘)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测量,同时还应进行额定电压下及1.5倍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或1.9倍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Um/)下的空载电流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出厂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必要时还应增加试验项目,以查明原因,不合格的互感器不得投入运行。

(2)在投运前要仔细检查密封和油位情况,有渗漏油的互感器不得投运,对多次取油样后油量不足的互感器要补足油量 (防止假油位)。当补油较多时,应按规定进行混油试验。

(3)互感器在安装、检修和试验后,投运前应注意检查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的X (或N、B)端及底座等接地是否牢固可靠,应直接明显接地,不应通过二次端子牌过渡,防止出现悬空和假接地现象。此外互感器构架应有两处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五) 及时处理或更换有严重缺陷的互感器

对试验确认存在严重缺陷的互感器,应及时处理和更换。对怀疑存在缺陷的互感器,应缩短试验周期,进行追踪检查和综合分析,以查明原因。对全密封型互感器,当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氢气单值超过注意值时,应考察其增长趋势,如多次测量数据平稳则不一定是故障的反映,如数据增长较快,则应引起重视。

当发现运行中互感器某处冒烟或膨胀器急剧变形 (如明显向上升起)等危及情况时,应立即切断互感器的有关电源

(六) 开展在线监测和红外测温

积极开展高压互感器的在线监测和红外测温工作,及时发现运行中互感器的绝缘缺陷,减少事故发生。目前开展的在线监测项目主要有:测量高压绕组中的电流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对红外测温工作,目前有的单位已在现场应用,对发现电压互感器热异常有效。例如,某两组JCC1—110型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全部合格,但红外测试结果有热异常。吊芯检查发现铁芯生锈,原因是厂家误用了劣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