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铣削力的建模及优化技术

铣削力的建模及优化技术

【摘要】:图4-9 编码表4.实验数据的获取按切削实验表进行切削实验,通过测试系统分别得到Fx、Fy和Fz三个方向切削力的值,测试数据见图4-10。造成第一个齿切削力偏大的主要原因是铣刀的轴线偏移。

1.铣削时切削力的经验公式

在切削加工环境固定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切削力与切削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指数关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我们提出本实验切削力的经验公式的通用形式是

978-7-111-53860-8-Chapter04-28.jpg

式中,CFc是切削力系数;ae是切削宽度(mm);ap是切削深度(mm);f进给量(mm/min);v切削速度(m/min);CeCpCfCv分别是切削宽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指数。

2.确定因子的变化范围

由上述数学模型可知,影响切削力的四个因素是:切削宽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因为加工难加工材料受到工艺装备、设备条件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切削数据来源于生产现场或由技术人员提供。这里分别给每个因素四个水平,综合考虑后选用L16(45)正交表。

表4-4 四因素实验水平的选取

978-7-111-53860-8-Chapter04-29.jpg

3.各因子的水平编码

可以得到四个因素取对数后的四水平的编码,见表4-4。分别通过线性变换

Z1=(lgae-0.45)/0.5 (4-28)

Z2=(lgap-0.88)/0.06 (4-29)

Z3=(lgf-1.69)/0.03 (4-30)

Z4=(lgv-1.425)/0.015 (4-31)

可以得到四个因素取对数后的四水平的编码。程序自动计算,得到各因素的零水平、区间值以及四水平的编码表,见图4-9。

978-7-111-53860-8-Chapter04-30.jpg

图4-9 编码表

4.实验数据的获取

按切削实验表(这里省略)进行切削实验,通过测试系统分别得到FxFyFz三个方向切削力的值,测试数据见图4-10。

978-7-111-53860-8-Chapter04-31.jpg

图4-10 切削力测试数据曲线图

图4-10是实验号为3的测试数据曲线图,图中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四个齿在切削时切削力的变化情况。造成第一个齿切削力偏大的主要原因是铣刀的轴线偏移。所有的测试数据见图4-11。

5.实验结果与分析

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切削力与各切削用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978-7-111-53860-8-Chapter04-32.jpg

978-7-111-53860-8-Chapter04-33.jpg

图4-11 切削力数据及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