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书籍形态设计:传统与个性的完美融合

书籍形态设计:传统与个性的完美融合

【摘要】:书籍形态设计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书籍六面体的常见形态,赋予书籍新的形态和审美情趣。中国书籍从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的“简册”以及帛书、卷轴书到以纸张为载体的“线装书”“盒装书”,再到如今六面体的形态,可以说造型各异的形态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对书籍新形态的设计的尝试和探讨,既要从中国传统的书籍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融入其他商品包装设计的理念,在充分体现书籍内涵的前提下,追求独具个性特征的新形态。

要想迅速抓住读者的视线,书籍造型须具有个性特征。书籍形态设计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书籍六面体的常见形态,赋予书籍新的形态和审美情趣。书籍的形态可以表现内涵与神韵,可以瞬间吸引读者眼球,进而使读者对书籍产生阅读兴趣。

中国书籍从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的“简册”以及帛书、卷轴书到以纸张为载体的“线装书”“盒装书”,再到如今六面体的形态,可以说造型各异的形态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对书籍新形态的设计的尝试和探讨,既要从中国传统的书籍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融入其他商品包装设计的理念,在充分体现书籍内涵的前提下,追求独具个性特征的新形态。比如,表现剪纸艺术的书籍将一些立体剪纸成品作为插页,很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在翻阅的瞬间产生兴趣和良好的印象。还有一些儿童书籍和休闲读物,它们在书籍的造型上大胆尝试,不规则的异形形态会让人有新鲜感,产生阅读的欲望。

1.形态与开本

开本直接决定着书籍的外观形态。开本大的书籍给人大方、气派的感觉;开本小的书籍给人小巧、可爱、轻便的感觉。异形的开本也时常出现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如三角形、斜边形、圆形等,极具个性化(图3-4 至图3-7)。

图3-4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丁慧

图3-5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宫丽

图3-6 《共产党宣言》 佚名

图3-7 《中国戏剧》 佚名

2.形态与空间

书籍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是设计师构建思想和情感的空间。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面和空间,不同的面和空间又会产生不同的光和影,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态。书籍在读者手中由于不断被翻阅产生空间的变化,而读者在这种流动中体会、感受着书的魅力,享受着精神的愉悦(图3-8 至图3-12)。

3.形态与结构

书籍设计是系统工程,其形态与内在结构构成一个整体。书是以文字、图片、图表、符号等构成的,如何将这些视觉符号运用得当,是许多书籍设计师多年来研究和探讨的。设计师需要将以前千篇一律的版面编排设计得富有节奏,将原本枯燥、冰冷的书籍设计变得富有情感和趣味。总体来看,书店里有意蕴、有情趣的书籍还是不多,书籍设计普遍还存在重视信息量、轻视趣味性,重视内容、轻视整体设计,重视商业卖点、轻视文化意韵的现象。设计师在完成传达内容目的的同时,要将细节与整体设计、书籍形态与设计元素的表达、感性的萌发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使其具备可视性、可读性和整体性(图3-13 至图3-15)。

图3-8 《剪纸艺术》 袁媛

图3-9 《雕塑鉴赏》 袁立

图3-10 《彼岸花》 黄丽

图3-11 《浮世浮城》 李晨

图3-12 《莲云漫步》 李斌

4.形态与材质

纸质是现代书籍的主要构成材料,纸的软硬、厚薄也决定了书籍的形态,坚硬的木质材料、富有弹性皮革材质、透明的有机玻璃以及柔软的宣纸,还有表面或粗糙或细腻的各类装饰纸都能使人的视觉和触觉产生丰富的体验。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提倡书籍五感(即指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设计意识,要求书籍在读者的手里是有视觉感受的,也能使读者得到触觉、听觉和嗅觉的满足。对于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名著名作或作为礼品赠送的书籍,应该选用高档材料,进行独特设计,给这类书籍在形态和装帧上创建新的面貌,以显示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尊贵地位,也使收藏者认为物有所值。

现代书籍形态的创造必须解决两个观念性前提:首先,书籍形态的塑造,是出版者、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其次,书籍形态是包含“造型”和“神态”的双重构造,前者是书的物性构造,主要以美观、方便、实用的意义构成书籍直观的静止之美;后者是书的理性构造,它以丰富易懂的信息,科学合理的构成,独特的创意,有条理的层次,互补的图文,创造潜意识的启示和各类要素的充分利用,构成了书籍内容活性化的流动之美。造型和神态的完美结合,则共同创造出了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的书籍(图3-16 至图3-22)。

图3-13 《陶器史》 胡骏华

图3-14 《谁动了我的奶酪》 周薪

图3-15 《似水流年》 蒋敏

图3-16 《西方瓷艺》 曹青

图3-17 《广东话》 陈珊

图3-18 《无边:写给母亲的书》 韩旭

图3-19 《生活小百科》 谭伟怡

图3-20 《活字印刷》 李凯

图3-21 《A 面B 面》 张静

图3-22 《八零集》 吕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