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餐包制作标准及原料配方

小餐包制作标准及原料配方

【摘要】:小餐包制作标准[设备用具]和面机1台、醒发箱1台、烤箱1台、工作台1张、电子秤1台、切面刀1把、羊毛刷1把。[原料]小餐包原料配方见表2-1。表2-1小餐包原料配方[制作工艺流程]①称料:按照比例准确称量。手上抹少许色拉油,取出面团。③松弛:将搅拌好的面团简单揉成球形,放置在工作台上松弛10分钟。

糖艺产品制作标准

[设备用具]

复合底锅1口、橡胶软刮刀1把、不沾烤垫1张、糖艺灯1盏、剪刀1把、橡胶手套1副、风扇1台、电磁炉1台、温度计1个、气囊1个、保鲜袋若干、酒精灯1盏。

[原料]

糖艺产品原料配方见表5-8。

表5-8 糖艺产品原料配方

[制作工艺流程]

①熬糖流程:将艾素糖倒入锅中,加入纯净水和柠檬酸,搅拌均匀,将锅放在电磁炉上加热,用温度计查看糖浆的温度,待糖浆温度达到185 ℃时,将糖浆倒在不沾烤垫上,晾凉,待糖浆开始凝固时反复折叠,加速降温,待糖浆完全凝固后分成小块,将其放入保鲜袋中保存。

[注意事项]

★在熬糖时要尽量减少搅拌的次数,如果要搅拌,幅度也不要太大,特别是在没有艾素糖使用普通蔗糖熬糖时,因为蔗糖中的杂质较多,搅拌容易使糖浆翻砂。

★熬糖时要时刻注意糖浆的温度,特别是在后期,温度会上升得很快,如果不注意温度,很容易将糖烧焦。

★糖浆熬好后,由于温度很高,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糖浆,防止烫伤,要戴好手套,如果不小心沾到糖浆,迅速将沾有糖浆的手套提起,离开手指或手掌,以防糖浆将手烫伤。

★熬好的糖,处于空气中容易受潮,所以要及时将多余的糖块密封好,防止其吸湿。

②拉糖、上色:将制作好的糖块放在糖艺灯下加热,待糖块变软后,用手将其反复拉折,使糖的表面变得光滑明亮,如果需要染色,可以在这时加入食用色素,在反复拉折的过程中要使颜色均匀分布。

[注意事项]

★在烤糖块时,要注意糖艺灯的温度,温度不要太高,同时糖块在灯下的时间不要太长,要时刻注意糖块的状态,如果糖块的温度太高,要及时将其移到角落以降温。

★拉糖时速度要快,否则当糖块的温度下降后,不易进行拉折,另外,如果糖在手中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烫伤。

★给糖上色时,要注意色素的量,不要加得太多,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

③产品制作:取一块棕色糖块,搓成圆球状,将圆球的一端包在气囊前端的铁管上,用气囊慢慢打起,使糖球中充入空气,同时用手慢慢地调整形状,制作成上窄下宽的空心糖体,做成身体,待糖冷却后,将其从气囊上取下,收好封口,静置;取一块白色糖块,拉成长片状,将其贴在刚刚制作好的糖体的前面,做成白色的肚子;再取另外一块棕色糖块,搓成圆球状,同样用吹的方法,做出头的形状,同时要留出眼窝的位置;取一块白色糖块,搓成扁椭圆形,放入眼窝中,制作成眼白,同时用棕色糖块拉出糖片,修剪成椭圆形,贴在眼白上;取一块棕色糖块,均匀分成两份,搓成圆球状,贴在头下方的两侧,做成脸颊,在头部前方下侧,用白色糖块拉出下嘴唇,另外将两个白色圆球贴在嘴唇上方,在两者中间用棕色糖块拉出薄片,做成舌头,贴在嘴里;用棕色糖块搓成小圆球,做成鼻尖,贴在鼻子上;用棕色糖块拉出耳朵的形状,并用手整理好形状,贴在头的上方两侧处;将制作好的头粘在身体上,另外取两块棕色糖块,拉出上粗下窄的圆柱体,将窄的一头捏扁,用剪刀剪出手指,做成手臂,将做好的手臂贴在身体两侧,调整好形状,静置;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出两条腿,大腿部位要稍粗些,将其粘贴在身体两侧;用棕色糖块拉出胡须状的丝,将其贴在眼睛及鼻子处,另外拉一根较粗的丝,做成尾巴,贴在身体的后方;取一块棕色糖块,做成圆饼状,作为作品的底座,将制作好的老鼠贴在底座上,并刻画出脚趾,待其完全冷却即可。

[注意事项]

★在制作糖艺产品时要戴好手套,防止烫伤,同时要不停地移动糖块在手上的位置,也是为了防止烫伤。

★拉糖时,用力要均匀,尽量一次性拉出所需的形状,若对形状不满意,可以在糖处于柔软状态时用剪刀进行修整。

★吹糖时,要将糖与气囊接触的地方密封好,防止漏气,打气时要注意速度,不要打得太快,防止糖球破裂,同时要注意糖球的温度,温度变低时要及时加热,在打气的同时将形状整理好。

★在组装时,尽量减少接口处的纹路,使整体看上去更协调、美观。

我们来欣赏一些糖艺产品的图片。